第二日,兴庆宫宫门大开,大小官员鱼贯走入兴庆殿。今日人数更多,大家都想亲眼目睹吐蕃使者割地求和的场面。
赤多朗察带同两个使者走入兴庆殿,脸上却是不卑不亢,甚至充满自信。
李隆基精神颇为振奋,开口问道:“尔等可曾考虑好了?”
赤多朗察躬身施礼,不急不徐说道:“回陛下,吾等恕难从命,况且青海湖一带穷山恶水,要之无用,还请陛下知晓。”
李隆基脸色一沉,正欲发话,杨国忠跳了出来,叫道:“尔等再不迅速决定,恐怕我大唐军队已经攻入逻些,我看你们还是早签协议为好!”
赤多朗察装作害怕的样子,拱手说道:“只能让出一百里,再多了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杨国忠叫道:“五百里!一里地也不能少!”
众朝臣见杨国忠如此强硬,不由在内心纷纷称赞,心想这个杨国忠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对朝廷倒是忠心耿耿。
赤多朗察沉默不语。
杨国忠对李隆基说道:“陛下,据臣所知,青海湖一带寸草不生,价值不大,并且此处有鄯城防守,牢不可破。而剑南道一带防守薄弱,不如让吐蕃在剑南道以西后退五百里,既减轻了剑南道的防守压力,也减轻了南诏的防守压力,还请陛下定夺。”
南诏当时是大唐的属国,在大理附近,与吐蕃也屡有战争。
李林甫站起来说:“陛下,剑南道以西都是雪山大川,人不能至,且地势较高,得之无用。青海湖一带扼守河西走廊,如果失去必然断了与西域的联系,此去安西万里疆域将不复存在!依臣看来还是青海湖一带重要,请陛下定夺!”
杨国忠说道:“剑南道乃巴蜀之地,是天下粮仓,一旦失之,整个大唐都危险了,故此臣认为剑南道以西更重要!”
众臣听着杨李二人争论,心里都明白这剑南道乃是杨国忠发家之地,并且杨国忠一直兼任剑南道节度使,这是在为自己的地盘争夺利益。他们哪里知道杨国忠在暗处受贿之事。
李隆基也是如此考虑的,但他是皇帝,需要讲究平衡之术,李林甫为相多年,朝中都是他的势力,有必要打压一下。
李隆基假装认真思考再三,才说道:“我大唐粮食一直不足,全靠南方接济,朕以为保证巴蜀之地为上。”
李林甫见皇帝发话了,拱拱手,默默退了回去。
杨国忠趾高气扬地对赤多朗察说:“尔等可曾同意在剑南道以西后退五百里?”
这是昨天赤多朗察和杨国忠定好的计策,怎么能不同意,故意踌躇一阵子,才说道:“便依杨相公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