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群众演员不用,岂不是可惜?”
陈庆玩味的笑着说。
“不知先生有何妙计?”
扶苏笑着问道。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李乙,你们装完火药后,随我来。”
——
半个时辰后。
一队侍卫兵分五路从宜春宫出来,朝着咸阳的各处城关要道进发。
抵达人流密集的位置后,他们用熬烂的米浆在墙上刷了几下,把一张告示贴了上去。
“大人,这是什么东西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皇榜?”
“肯定是皇榜,连丝帛都用上了。”
“我怎么看着不太像帛布呀。”
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关心的却不是告示上的文字,而是琢磨着能不能偷偷把那张‘丝帛’揭下来,回家裁衣服。
“都让开,让我瞧瞧。”
一名士人打扮的男子挤进人群,扫了一眼后,大失所望。
“先生,上面说的什么呀?”
“给我们讲讲吧。”
“是啊,说给大家听听。”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识字的,百姓们七嘴八舌的围住了对方。
“太子殿下要在城郊八里沟开采石涅,召集城中闲暇劳力。”
“去的每人每天管两餐饭,以后还可以去城外的磨坊兑换面粉。”
“上面还说,开采出来的石涅可以烧火取暖,采出来后,会发放给贫苦百姓以做过冬之用。”
“唉……太子殿下不关心军国大事,却弄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作甚。”
“我等空有一身学问,却报国无门。”
士人满脸忧愁的感慨了一声。
“一天管两餐饭,还可以去磨坊兑换面粉?”
“有这等好事吗?”
“大家不要去,小心一去就回不来了。”
“太子殿下不是那等人吧。”
“呵,朝廷年年征发民夫,尔等难道还不知晓其中厉害?”
有人心怀热切,也有人严词抵制。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吃饭一直是个大问题。
冬季万物凋零,百姓窝在家里只能靠消耗平时积累的物资度日。
如果有个地方能一天管两餐饭,会极大解决家庭的负担。
后世阿三国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孩童,家长送孩子去上学,只为了能享受义务教育每天中午管的一顿午饭。
上学为了吃饭,为了不被饿死,仅此而已。
“太子殿下管饭?”
“还要给我等发放石涅烧火过冬?”
“有这等好事!”
“我要去!”
人群中,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高兴地叫了起来。
“谁帮俺看看,太子殿下在什么地方?”
“俺要报名啊!”
李乙高声叫嚷道。
众人刚才就闻到一股恶臭味,此时见到他浑身脏污,恶臭难闻却不自知,还往人群里挤来,不由纷纷避让。
“太子就在宜春宫,你要报名自去寻便是了。”
“是啊,反正你已经沦落为乞丐,再坏也坏不到哪去。”
“臭乞丐,别污了咱的新衣裳。”
“滚远点!”
李乙听到周围百姓的叫骂声,委屈地差点哭出来。
好歹我也是身家清白的良民,而且还薄有家资。
要不是东家答应给个吏籍,何苦来受尔等讥嘲?
“入你婆娘!”
“乞丐又怎地?”
“说不定改日俺也能当官哩!”
“我这就去太子府报到,尔等都给俺瞧着!”
李乙叫骂了一句,转身朝着宜春宫跑去。
“怕是个拎不清的。”
“怪不得会沦为乞丐,八成是有脑疾。”
“咱们一起去瞧瞧,看这乞丐太子府的人收不收。”
“敢骂老子,跑不了你这厮!”
人潮涌动,飞快的朝着太子府邸的方向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