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想你(1 / 2)

简不听抬头瞧着傅珩之,思绪却渐渐回想起了曾经在梦里见过的情景。

原本在没有见到董书禾之前,简不听只把前世的经历当做了自己所看到的一本小说的内容。

文字的力量是空泛的,也是苍白的,她贫瘠的脑容量显然不足以脑补出全部的情景。

除却那些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人物的命运,会让她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其余人的命运在她的眼里不过是书本上的寥寥数语,经不起什么太大的波澜。

可是董书禾来了。

她挥挥衣袖,便让自己真切的进入了那本“书里的世界”,亲眼看到了那些人经历的种种。

那梦并非是一股脑儿的出现的,而是像挤牙膏似的,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这些零零散散的片段让她拼拼凑凑的,填补上了身边人的一生。

这其中,便包括了傅珩之的。

那种仿佛肉眼得见的梦境带来的冲击的确更大了些。

一如往日所坚持的那样,演艺事业对傅珩之来说并非是一般的羁绊。

他刚刚说,他进入演艺圈的本意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像是一个“真正的人”。

可她看到的,却是他璀璨的眼眸中难以割裂的热忱。

正如她曾经与简不听在节目中讨论过的,他说:“可是追寻梦想不是该全力以赴么?”

于他而言,演艺事业就是他所全力以赴追求的那个梦想。

他自己或许都不曾发现,他在看精彩优秀的电影影片的时候,眼里会散发着异常流光溢彩的光芒。

他说自己自小就没什么同理心。

可是,这说法在她看来,似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如她所觉,这同理心,他早就开始有了。

她猜测,或许只是他错把那当成了是自己所“模拟”出来的罢了。

无论如何,即便当真如他所言,这些特质在她眼中,并非是什么缺憾。

或者说,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因为她曾经亲眼目睹过他被影片中的情绪所感染,明确的清楚他并非是完全无法与人的情绪共情,只不过是略微“迟钝”了些罢了。

简不听仔细打量着他,眼前的这张脸,一如既往的精致俊秀,浓郁的剑眉像是被泼了墨似的暗如天色,而那双深邃的眼眸格外吸睛。

她又看到了他右眼下睫毛根部隐藏着的朱砂痣,那鲜明的色泽一如他眼眸里滚烫的情愫般,险些灼伤了她的眼。

这张脸与她在《旧清秋》的首映礼上,看到的傅珩之认真看荧幕的脸逐渐重合,她突然像是看明白了他眸底深处那些一直被隐忍压抑着的东西,到底是些什么。

那些看起来不甚分明,提起来玄而又玄的东西,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爱”字。

那时她看到的,或许只是出于他对电影的爱,对简不听的死讯的遗憾,以及他对“喻清秋”的遭遇感到痛心。

可那眼里的浓郁复杂情绪让她久久难以忘怀,甚至一度成为她坚守自我、肯定自我的媒介与契机。

这样的他,怎会是他口中的那般——“毫无同理心的怪人”呢?

只是,简不听却是不知,那其实,也是他第一次这般真切的自电影中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感情。

并非是世间的好电影只有这么一部。

相反,优秀的影视作品他看过的很多,大多数,他都是以客观专业的角度去剖析演员的演技、对细节的处理方式、画面的灯光滤镜等等角度去看。

这是他的职业习惯,也算得上是职业病。

比起剧情的内容,他更看重的实际上是一些观众所看不到的东西。

这其实也是很多演员的通病,就像学生看到试题的第一反应是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而老师看一道题的第一反应是这可以归类到哪种题型、反而因此而忽略题目的具体内容一样。

也正是因此,很难有电影会让他沉浸到剧情当中,因为无论看多少遍,更加注重的也都是演员的表演细节。

再加上由于他自己深知自己有“没有同理心”的问题,而很多“将心比心的带入场景,做出角色该有的反应”类似的、有发挥空间的情景,对他来说反倒更为艰难。

因为心里模糊的感触让他很难及时做出该有的反应。

而他采取的解决方案,理所当然的,便是“题海战术”。

多看,多听,多做,多学。

同样的场景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照搬过来就好了。

而他对这种枯燥的工作不但乐在其中,还显然异常的有天赋。

正是因此,他才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影帝”桂冠。

多年来,他一直遵循着自己的习惯,不间断的“学习”,即便偶尔会因为剧情有些细微的情感波动,可到底是有些模糊了些。

就像有些人在电影院看电影能哭的稀里哗啦、200%沉浸,可一到家看电影恨不得电影演完了都不知道说的是啥——因为在看电影的时候不是挂衣服就是扫地、要么就是是不是分神琢磨琢磨叫啥外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的事情多了,本身就不容易沉浸,更何况能一心八用的人本来就不多。

把“看电影”当做学术研究的人,情感的带入本身也会变得更弱些。

而时间久了,他也很难再像普通人那样好好的看一场电影了。

《旧清秋》不一样。

因为他和顾月笙的关系,他有幸看过简不听即将杀青的那场戏。

她的爆发力和演技的代入感让他第一次有了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即便是身处人员混杂、凌乱的片场,明知道那是假的,他也有了一种自己仿佛真切的见到了喻清秋本人的感觉。

傅珩之接触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想去演绎一个个角色不同的人生,可当他坐到电影院里,把《旧清秋》看到了结尾的时候,他才有一种,自己似乎真的看完了一个人的一生的感觉。

简不听的表演实际上就没有“表演”。

她将自己变成了“喻清秋”,然后直接把这个角色搬上了大荧幕。

她的音容笑貌给人的感觉并非是她去尽力诠释出了一个角色,而是给人一种“这个角色她在这个时候就是该这样反应”的感觉。

也因此,傅珩之难得的以看电影的心态看完了那场电影。

他看着喻清秋的眼里逐渐亮起星光,看着她在那个明媚灿烂的夏日笑声朗朗。

然后也亲眼看着她彻底崩溃,可又为了过去的自己努力站起来,成为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喻清清”。

共情是一种很特殊的能力。

他们分别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性情,却在同一时刻,因为那些自己不曾经受过的苦难而感到悲哀和难过。

傅珩之抚摸着胸口的悸动,怀揣着满腔的遗憾,脑海中过电影般略过片花中少女的模样。

电影外的她、片花中的她、曾经与自己一墙相隔的她、那个在片场中崩溃落泪的她甚至与大众口唇中所形容的她通通融为一个,构建出了一个复杂、鲜活、明媚、温柔、多愁善感的人物形象。

他分不清自己的心悸究竟是因为她、还是她所饰演的角色、亦或是只是因为那个自己所臆想出的那个她。

但是过于明显的心跳声他知道,她对自己而言是不一样的。

他深知,他自简不听的身上找到了那个更完整的自己。

简不听不知他心中所想,却只觉得,他的认可对于前世今生的自己来说,都是最大的救赎。

就像是一双抹开了镜片上雾气的手,让她的视线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

前世的她只看到了那些因为她“恋爱脑”脱粉回踩的黑粉们所发出的恶评,只看到了那些对她吹毛求疵的过分言论。

即便是今生,在猜测自己会背负骂名的时候,她都因为心底的那一点儿畏惧和怯懦而不愿登录微博,去多看一眼那些评论。

她看似肆无忌惮,可她自己清楚,那段时间的自己从未摆脱阴霾的笼罩和束缚。

那所谓的洒脱随性,不过只是因为,她把那段阴影深埋进了心底,可伤口仍在,疤痕也不曾愈合。

可他言辞间的肯定,却让她恍然间看到了,那些淹没在人海里的声音。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在骂她。

即使前世最难熬的那些时间,仍然有许多爱着她的人在支持着她,而今生亦然。

只是那些言论就像阴雨天气夜空的星子,被昏暗的天幕掩藏了踪迹罢了。

说起来她还得感谢他,感谢前世的他,拂去了她今生的雾。

思绪渐渐回笼,看着眼前的傅珩之,她眉眼不禁软了软,入目温柔。

眼前的他比起当时,看起来更加鲜活了些。

更像是蓄势待发的火山岩口,即便只是灼烧的温度,都让人难以抗拒也不敢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