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封电报(2 / 2)

当然这说的是经常,这个年代的其他地方简阳可不敢保证有黄瓜卖,

只不过简阳这些都是从后世拿过来的。

砂锅焖了一锅米饭,吃不完的话明早熬粥。

忙活下来,小兕子吵着说想吃虾仁了,简阳说等过几天,

虾仁他有的是,但是没有借口拿出来,看看过两天港城那边第一期的稿费结算后,

对面的编辑要是懂事的话,可能除了稿费,还会给简阳邮寄一些东西..

要是内地这些报社编辑简阳可不敢保证会送,但是港城那边,这都属于常态,

再说都是炎黄子孙,那边的编辑不可能不想着帮衬一下祖国的兄弟们。

简阳想的没错,此时港城的大公报社灯火通明,社长抓着主编的衣袖来回奔走,一会打个电话,一会又接个电话。

合作单位的印刷厂也是马不停蹄的在加班,为了什么?

就为了大陆吹过来的一股风,

一股武侠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前文6000字写到这里,简阳特意埋下了伏笔,只要是看过的都会不由自主的期待后面的剧情发展,

此时大公报社电话不断,都是读者打过来的慰问电话,所有电话都是一个目的,明天的报纸上,刊登多少章节?

并且今天的报纸都不够卖的,上午还平平无奇,过了中午就好像是瘟疫传染一般,整个港城各个辖区,

就连英国佬都开始关注,并且购买报纸选读简阳的那部小说《武侠》。

有几个警长甚至疯狂的大吼,说自己也是天纵奇才,武学奇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金庸之后,港城又多出个百晓生,并且百晓生的小说更令人着迷,他用的都是大白话,

港城的大公报刊登简阳的武侠,当初就很是看好,所以刊登的时候,出了中文版的,还有英文版。

没想到两边的读者都这么热心,下午开始就打电话道报社催更,

而几家出版社更是想闻到了腥味的猫,不停地催促,要大公报这边剩余的稿子,如果够三万字,

他们准备印刷成书,三万字也不少了....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发酵中...百晓生带动了整个港城的武侠热!

第二日,京城这边的涉外部门,一早就收到了一封电报,里面有一个合同意向

合同是希望跟百晓生签署,也就是简阳本人,至于酬劳,上面写着只要选择他们的出版社!

一万美刀,是这家出版社想要购买简阳版权的意向金,不算在稿酬里面。

后面还可以详谈,他们那边可以过来人,跟百晓生当面谈。

港城出版社财大气粗,有意全权购买这个名为百晓生作家笔下的小说的所有版权,

版权费20万打底,是美刀,或者英镑,港币也可以,看百晓生先生的意思!

一切都可以谈!

外事部对这件事很重视,直接打电话到了文化部,他们不知道百晓生就是简阳,也不知道百晓生到底是谁?

国内的人写了本小说,在港城那边大火,挣回来了外汇?

这是好事啊!

但是部长几个电话打出去,文化部那边都说查无此人,最后查到光明日报这边停住了,

因为周成亮赶到了外事部,叫停了继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