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家常便饭,搭建简易浮桥(1 / 2)

随着魏军程喜所率领的魏军大部人马的过河,离战事又更近了一些,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打仗都已是家常便饭了……………

浮桥虽然架得尽可能的宽了,但对于一万人来说还是窄了一些,程喜大军全队一万人过浮桥足足花费了两刻钟的时间,一万人马方才全部渡过大辽河,

当古人还不会或难以在深水中筑墩架梁,但又需要渡过水宽流急的河流时,该怎么办?

第一种办法,自然是坐船;第二种更为长效的办法,就是把若干舟船或浮体置于水面,连为通道,这就是浮桥。

浮桥是古人最早能建造的长大桥梁,是古人克服江河险阻的工程创举。

即便是在后来有了石桥之类的桥梁,在战事中用得最多、最方便的还是浮桥,

全世界史籍中最早记载的桥,就是浮桥。

《诗经?大雅?大明》中说:“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就说的是周文王亲自前去渭水旁,迎娶美丽的殷商姑娘。

为了他们的婚礼在水上搭建浮桥,放眼望去,一片舟舟相连之景,盛大而又隆重。

顾颉刚认为:“吾国行用浮桥之历史,估计至少已越三四千年”。

不过李约瑟则认为,浮桥起源于公元前8-前7世纪,就“已经够恰当了”。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最早在黄河上的蒲津渡(今山西永济市古蒲州城附近)建“河桥”(即浮桥)。

古人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浮桥。

《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四川割据势力公孙述为阻止汉军入蜀,在今宜昌附近“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后被刘秀手下岑彭用火攻摧毁。

在汉代,浮桥建造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广泛。

不过,因浮桥由易腐的木船木板搭建,能沿用几十年已属少见,能延续几百年(需时常修复更新)则更属凤毛麟角。

古代的浮桥,有不同制式。在《尔雅·释水》中,有“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

“造舟”指船体顺河摆放并紧密相靠,并“亘板其上”;

“维舟”指用三船或四船形成一个浮体单元;

“方舟”为连两舟为一节,即采用古代曾经出现过的双体船为浮体;

“特舟”指用一船为浮体;“乘”则是指以(木、竹)筏相连,属最简易的浮桥。

从工程的角度看,这样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建造浮桥的舟船数量及类型。

至于什么等级的人用什么制式的浮桥,大概是后世儒生为维护礼制的附会之辞,恐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