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难以为继,活着比死更难(1 / 2)

张貅面色有些难看的道:“弃城而逃,这怎么行?给我顶住,已经派人去求援了,相信援军再过几日便能到,只要顶住了,到时我为汝等请功!”

这名姓董的郡尉面露难色的道:“太守,末将也想守住襄平,立一件大功,可是吴军人多势众,以襄平这点兵力,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张貅坚定固执的回道:“我不听这些,这襄平城务必要给我守住了,明日一早本太守也会亲自上城督战,本太守誓与此城共存亡,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董郡尉大惊道:“太守,不可如此啊,仆跟您一起守这城便是,若是城破了,大不了我等投降,做一回勾践,以待来日我魏军反攻,何苦做这无畏的牺牲,这个时候活着比死更难啊!”

张貅感慨道:“越王勾践之事本太守不是不知,可是要忍辱负重偷生,却是很难的,还不如以身殉城,方能不负杜刺史对我等的信任啊!”

董郡尉又抱拳劝道:“太守,还请三思啊!”董舒心中却是在暗想到时实在不行便胁迫太守投降便是,这样的耻辱不能让他一个人承担,

吴越两国国土相邻且积怨已久,到公元前496年,勾践继位为越国君主,吴王阖庐趁此机会进攻越国。

勾践派出不畏死的勇士加以应对并取得胜利,阖庐也被射伤。

不久,阖庐因伤去世,在其去世之前曾劝诫其子夫差不要忘了与越国之间的仇怨。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闻吴王夫差正在操练军队以向越国复仇,于是决定先行发起对吴国的进攻。

越国大夫范蠡反对勾践主动发起进攻,但没有得到勾践的认可。

吴王夫差听闻越国来犯,立即派兵迎战,最终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打败了越军。

战败之后,勾践带着剩余的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上,并根据范蠡的建议,派大夫文种前去求和。

但因伍子胥对夫差的劝谏,求和一时没有成功。

这使得勾践认为求和难以实现,于是就准备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此时提出建议,认为吴国的太宰伯嚭(pǐ)贪婪,可以通过贿赂他来帮助达到与吴国讲和的目的。

之后,文种的建议顺利实现,越国成功与吴国讲和。

夫差也赦免了勾践,并划定钱塘江为吴越两国的边界,最后罢兵回国。

在吴王夫差赦免勾践之后,勾践返回越国。

在越国时,勾践不忘屈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到了越王勾践五年(公元前492年)五月,勾践让文种代替他治理越国,自己与范蠡、柘(zhè)稽一同入吴为人质。

等到了吴国,夫差命勾践为其养马,并将其囚禁在宫室之中。

后来,在伯嚭的影响之下,夫差开始怜悯勾践,并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于他,于是决定将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从吴国回来之后,就准备对吴国施加报复。

而大夫逢同认为当时不应整军备战,否则就会引起吴国的不安,此时应该与齐、晋、楚三国交好,联络这三国出兵攻伐吴国,等到吴国疲敝了,越国再去攻打它。

逢同的建议得到了勾践的认可,攻打吴国的计划暂时被搁置。

为了能使越国拥有复仇的条件,勾践曾向大夫计倪请教。

计倪对勾践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发展农业生产,然后是挑选人才、发展商贸活动,最后是凭借国家权力控制谷物价格以达到“农末俱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