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殿虽不如曹魏太极殿那般宏大、宽阔,但也是能将吴国君臣容纳、还绰绰有余了,但是东吴朝堂之上不仅分文武、还分南、鲁二宫之争,而这场争斗已经开了有八年之久………
赤乌四年五月,孙权长子孙登逝世。
孙登死后,太子之位悬空。
当时最年长者为孙权三子孙和(次子孙虑在嘉禾元年便过世了),孙和幼年时因天资聪慧和母亲王夫人的缘故非常受孙权喜爱。
当时皇后之位亦悬空,此前被认为是皇后的步练师也于三年前过世,步皇后无子,其女为全公主和朱公主,其中大女儿全公主与王夫人的关系非常恶劣。
到了赤乌五年正月,孙和正式被立为太子。百官同时上奏要求立皇后及令四子为王,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拒绝了。
早在黄龙元年的时候,丞相顾雍等就提议升孙虑为王爵,不过被驳回了。胡综的《请立诸王表》表示这是孙权的谦虚的美德,但另一方面也提出批评,认为国家这样显得不重视礼制。
同年八月,一些官僚再次提出相关要求,最终孙权同意立四子孙霸为鲁王。
孙权最初立太子和鲁王时,孙和和孙霸还是一样受到宠爱,仍然居于同宫殿中,并没有正式区分等第和品级。
群臣诸如太常顾谭、太子太傅吾粲等表达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子和国王应该有嫡庶之分,礼制应该有所区别,甚至要求鲁王出镇地方。
太子和鲁王自此分宫别僚,这却由此造成了矛盾的开端。鲁王认为自己地位下降是太子及其党羽所害。
现在有了自己的侍御宾客后,便共同诋毁太子及相关支持者,欲除之后快,取而代之,南鲁之争由此愈演愈烈,
只是在中途因孙权把两派之中的激进派罢官、流放、下狱方才有所收敛,朝堂之上暂时风平浪静,争斗不再似之前那般火热,
太子、鲁王之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可两方确还是在水面之下暗流涌动、交锋不断,今日在朝堂上的出兵方略之争便是明证!
这种涉及最高权力的斗争只有其中一方消亡亦或是两方都消亡方才能彻底结束、停止,
这是一种铁的定律,在建安年间便已有先例,在距今更远的时候也有,这都是在史书之上有记载的,
而建安年间的便是曹丕、曹子建的争斗,激烈而残酷,才子刘桢便是这样一个牺牲品,这是活生生的例子。
到如今,即使他孙仲谋比曹孟德、妹夫刘玄德熬得都久,也是免不了在内部发生这样的争斗的,谁让他也已经坐到了天子的位置上了呢,孙权心道,
思索多年后,他很是担心因党争一事将他父兄与他一手创建的东吴基业毁于一旦,毕竟这可是他一生的心血所在啊!
他认为两党内斗的结果已经让朝廷产生了裂痕,如果再让二人即位,会造成朝廷更加不安,引发进一步内斗,如同像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完全分裂成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