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道:“永业之意我已明白,我自是可劝说陈都司争这伐蜀主将之位,然卢象山本是军中悍将,又镇守汉中多年,于蜀国最是熟悉,如今又是他提出取蜀方略,只怕他已操必胜之券。若是没有必得的法子,只怕陈都司也不肯冒得罪卢象山之险去争这统兵之权。”
徐恒笑道:“这事自然,但若是陈崇恩肯争,这事还是有七成把握的。”说着笑意一敛,接道:“璧城试想,昔日四大都司,当今为何独留赵练材充任熊飞军,拱卫梁都?那便是因为这四人之中,当今最是信任赵练材。如今赵练材尚且生了异心,当今又怎能信得及卢象山?依我看,目下当今最信任的武将,绝非卢象山,更不是石方白、李克让,而是陈崇恩。”
秦玉与刘逊都已愣住。这事秦玉从未想过,如今听徐恒说起,再一细思,却觉有十分道理。
徐恒道:“昔年赵练材曾随当今亲征,屡立功勋,当今将他从统制提拔为都统制,又提拔为都指挥使,这份情谊是其他三位都指挥使没有的。只不过赵练材从一小卒一步一步升为统制,却是家父一手拔擢,是以赵练材始终不忘家父恩情,这才有嗣后之事。如今之陈崇恩正与昔日之赵练材一般,当今于十六位都统制之中,只相中陈崇恩一人,委以重任,才立下保驾大功,得以升任都指挥使。当今用陈崇恩,便是要历练他,日后定是要用作禁军主将的。如今取蜀这等大好时机,当今岂有不想用陈崇恩之理?”
“再者,汉中五万兵马皆是卢象山虎贲旧部,若是出征时再带去一个云冲卫,虎贲七万五千大军皆在卢象山手上,蜀中又有蜀道之险,自古便是拥兵自立的绝好去处,若是卢象山攻下成都,生了异心,立时便是天大祸乱,当今岂能不虑?”
“是以我说,只要陈崇恩肯争,这伐蜀主将之位,有七成把握。”
秦玉叹服道:“朝局如此纷乱,永业却能抽丝剥茧,将条理分得如此清楚,我真不知这三年你当真离了庙堂么?”
刘逊笑道:“永业身在江湖,心却在庙堂,是以我说他是离不得梁都的。”
徐恒道:“身在江湖,方能看得更清楚,若不是这三年游历,我也不能如此洞悉。”
秦玉道:“永业,为今之计,争兵权已不是大事,如何才能既争兵权,又不开罪卢象山才是重中之重。若无良策,我恐怕也无把握说动陈都司。”
“延佑七年,家父致仕,当今急召卢象山回都,便是要升他做禁军都宣抚使的。然当今却只升他做了都承宣使,便是留有余地,待卢象山平定宫变,才将他升做禁军都太尉。实则卢象山在四大都司之中,威望并非最高,功绩也非最着,若论禁军之中除家父外,威望最高,功绩最着者非石方白莫属。究其因,乃是其时陇西战事焦灼,若是临阵换将,只怕出了乱子。便是北疆李克让,也是难以抽身的。只汉中情势最稳,西蜀兵弱,纵是乱一阵子,也于大局无碍。当今乃是权衡再三,万不得已,才将卢象山召回都中,委以重任。也算卢象山机缘巧合,才能助当今平定叛乱,升此要职。”
“卢象山又何尝不知这其中原委,若说那时卢象山于功名尚不热衷也还罢了,但他做了三年禁军将首,若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他岂能甘心让位?”
“陈崇恩虽打了几场胜仗,得升高位,却毕竟年轻,资历尚浅,禁军之中威望不够,如何能威胁到卢象山?便是再教他立几个大功,也不是三、五年之内便能升到百将之首的。石方白却不可同日而语,石方白经营陇右数年,可谓劳苦功高,旧将也遍布禁军,最为得力的旧将陈崇恩更是升到了都指挥使之位。若是石方白当真能一战平定陇右,这场大功便能直接威胁卢象山了。那时石方白得胜还朝,当今如何封赏石方白?只怕便封做都宣抚使也不为过。纵是当今顾念旧情,不肯要石方白顶替卢象山,也要封他一个都承宣使。这都承宣使之位昔日并不要紧,然自从卢象山任过此职后便大不相同了。那卢象山任都承宣使之时也是大权独揽,执掌禁军。若是石方白任了此职,岂不是要与卢象山分庭抗礼?卢象山又岂会于高位之上坐得安稳?”
“是以卢象山才提出这个取蜀方略来。若是卢象山统兵灭了西蜀,这番功绩却又大过石方白了,那他都宣抚使之位方才坐得安稳。”
秦玉愣怔半晌,方才恍然道:“原来如此,永业剖析当真透彻,卢太尉心机如此之深,也当真令人意想不到。”
徐恒冷笑道:“初为中下级武将之时,自然无甚心机,只要杀敌立功便好,众人皆是如此。然入得朝堂,身在中枢,若无心机,只怕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刘逊接口道:“永业所说乃是至理,如今制司虽只是官居五品,却是统兵大将,日后遇事也要三思才是。”
秦玉拱手道:“秦玉受教了。只是永业适才说我左骁卫想出兵并非无望却是何意?”
徐恒道:“若是卢象山统兵伐蜀,左骁卫定然无望出兵。然若是陈崇恩为主将,领兵出征,璧城便无虑矣。”
秦玉怔了一怔,刘逊道:“陈都司若挂帅出征,自然要选我左骁卫出兵,然卢象山既已呈奏方略,又明言不要陈都司再争,陈都司又如何好违抗上命。况且赵都司现在汉中,若是陈都司去了,又是以谁为主?”
徐恒道:“陈崇恩身为一军主将,难道便任人摆布么?况且为国征战乃是武将之责,陈崇恩争一争领兵之权又怎能算是违抗上命?当今见武将不畏战,只有心中欢喜,又岂会怪罪?只要不与卢象山撕破面皮,便无大碍。至于赵练材,前日我便说了,赵练材祸在旦夕,本不足虑,陈崇恩到汉中之时,必是全军主将。只是有了伐蜀之事,我那二兄想要升都指挥使,只怕还要再立奇功才可。”
秦玉道:“永业之意我已明白,我自是可劝说陈都司争这伐蜀主将之位,然卢象山本是军中悍将,又镇守汉中多年,于蜀国最是熟悉,如今又是他提出取蜀方略,只怕他已操必胜之券。若是没有必得的法子,只怕陈都司也不肯冒得罪卢象山之险去争这统兵之权。”
徐恒笑道:“这事自然,但若是陈崇恩肯争,这事还是有七成把握的。”说着笑意一敛,接道:“璧城试想,昔日四大都司,当今为何独留赵练材充任熊飞军,拱卫梁都?那便是因为这四人之中,当今最是信任赵练材。如今赵练材尚且生了异心,当今又怎能信得及卢象山?依我看,目下当今最信任的武将,绝非卢象山,更不是石方白、李克让,而是陈崇恩。”
秦玉与刘逊都已愣住。这事秦玉从未想过,如今听徐恒说起,再一细思,却觉有十分道理。
徐恒道:“昔年赵练材曾随当今亲征,屡立功勋,当今将他从统制提拔为都统制,又提拔为都指挥使,这份情谊是其他三位都指挥使没有的。只不过赵练材从一小卒一步一步升为统制,却是家父一手拔擢,是以赵练材始终不忘家父恩情,这才有嗣后之事。如今之陈崇恩正与昔日之赵练材一般,当今于十六位都统制之中,只相中陈崇恩一人,委以重任,才立下保驾大功,得以升任都指挥使。当今用陈崇恩,便是要历练他,日后定是要用作禁军主将的。如今取蜀这等大好时机,当今岂有不想用陈崇恩之理?”
“再者,汉中五万兵马皆是卢象山虎贲旧部,若是出征时再带去一个云冲卫,虎贲七万五千大军皆在卢象山手上,蜀中又有蜀道之险,自古便是拥兵自立的绝好去处,若是卢象山攻下成都,生了异心,立时便是天大祸乱,当今岂能不虑?”
“是以我说,只要陈崇恩肯争,这伐蜀主将之位,有七成把握。”
秦玉叹服道:“朝局如此纷乱,永业却能抽丝剥茧,将条理分得如此清楚,我真不知这三年你当真离了庙堂么?”
刘逊笑道:“永业身在江湖,心却在庙堂,是以我说他是离不得梁都的。”
徐恒道:“身在江湖,方能看得更清楚,若不是这三年游历,我也不能如此洞悉。”
秦玉道:“永业,为今之计,争兵权已不是大事,如何才能既争兵权,又不开罪卢象山才是重中之重。若无良策,我恐怕也无把握说动陈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