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雾月迷津渡 (3)(1 / 2)

兴亡云烟事 木石立方 2122 字 1个月前

一连几日陈封都不得清闲,拜访赵具府邸,为杨显饯行,又是亲朋故旧为他接风庆功,又是昔日僚属与他欢聚畅饮,足忙了十余日才歇下来。军营中事也不甚管,都是陈肃打理。郑国禁军每年春招募新兵,统交熊飞军操练,三月后才分拨各卫各营。经淮南一役,龙骧军左骁卫伤亡将士七千余人,伤愈归营的有两千余人,是以需补充五千余新兵。这几日陈肃与秦玉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新兵要再甄选,再补入各营,老兵休整之时,新兵仍要操练,骑兵又不可在新兵中补,只在其他营中选通骑射者补入,也仍要勤加练习。朝廷拨给钱粮,也需他二人一一分派;阵亡将士的抚恤,又要一一核对籍贯,为防地方官员中饱私囊,又要遣人一一送到各州县其家人手中。各种事繁琐杂乱,却又必须他二人亲力亲为,任何一点小疏漏都可能影响全军士气。陈肃是做老了这些事的,也还有条不紊,秦玉却是第一次,每日焦头烂额,不胜其烦,却也无可奈何。

时交六月,天气已炎热难耐,陈肃、秦玉二人终于稍稍清闲了些。这日酉时,二人如约来到陈封宅子。这是三人回都后首次相聚,自是畅饮不休。待夜阑之后,眼花耳热之时,祝氏、使女、家人都已遣退,陈封离席站起,踱步至这花厅门口,院内灯火俱灭,阒无人声。 夜阑人静,暑意稍减,只见空中新月一弯,却又隐入云中。陈封轻轻掩上门,又回到桌旁坐下。陈肃、秦玉知他有事要说,便也放下杯箸。

陈封压低声音道:“那日觐见之后,我每日思索当今那番话,只是不得要领。那日晚间我又拜会赵练才,赵都司言道,当今年老倦政,如今又压我官位,不知是何用意,太子英明睿智,只是不得秉政,若太子秉政,我方得大展拳脚。又言朝中百官多愿太子秉政,只是当今每以太子年轻,不得历练为由推脱,却每日只教太子读书,勿理政事,如何得以历练。这几日我每每思之却不得其意,今日说与二位兄弟,盼二位兄弟解我心头忧疑。”

陈肃举起酒杯,轻呷一口,却不说话。秦玉微微哂道:“兄长哪里是不解当今与赵都司话中之意,只是不知该如何抉择罢了。”

陈封一惊,直直看着秦玉道:“兄弟此话何意?我委实不解。”

秦玉低声道:“当今与赵都司话中之意再明白不过,这二人知兄长你武人出身,若是说不明白,怕你难解其中之意。”

陈封道:“璧城说的不错,为兄我十余年与兵革为伍,如何解得朝中文官的心思,若是胡乱猜疑,又恐惹出事来,兄弟你正可为我解惑。”

秦玉道:“赵都司之意自是要兄长辅佐太子,如今太子身边已聚起许多重臣,辅佐太子,便是要与这些人为伍了。至于当今压兄长官位一事,只怕有几层深意在其中。”

陈封道:“哦?当今有何深意?”

秦玉道:“其一便如当今所言,恐兄长你少年高位,惹人猜忌,资历不深,威望不足;其二,当今重兄长乃是因兄长长于带兵,若兄长升任指挥使,便不能再带兵,于当今便没有那般大用处了;其三,当今压兄长官位,便是要太子身边的人不疑兄长,兄长便可多为当今探听消息了。”,

陈封道:“我本是郑国臣子,圣上要我做事,我岂能抗旨不遵,又为何生出这许多事来?”

秦玉冷笑道:“兄长,如今朝堂之上,有多少二心之臣,当今若不笼络你,又如何能信你?”

陈封仍有些犹疑:“当今使出这许多手段来,莫非只为笼络我?”

秦玉道:“当今表面压你官位,暗地里却赐你良田千亩,这不是笼络又是何事?当今之意便是要兄长你不要辅佐太子,只有辅佐当今圣上方可功成名就。”

陈封道:“当今与太子难道不睦么?”

秦玉道:“自古以来,皇帝与太子表面父子君臣,实则争权夺利,何况所争之权乃天下至尊之权。”他的声音压得极低,陈封却听得不啻一声惊雷。

陈封何尝不明白此中道理,只是往日不敢细思,今日听得秦玉亲口说出,与往日所思详加印证,心中如何不震惊。

陈肃道:“璧城所言乃是至理,只是我兄弟平日忙于兵事,于政事上不大理会,今日璧城何不剖析一番以佐酒。”

陈封道:“不错,璧城文学之士,于政事上见得通透,今日酒后醉话,明日便尽抛脑后了。来来来。”说罢举杯,三人共饮了一杯。

秦玉道:“今日所言之事若传了出去,立时便是灭族之祸,我与二位兄长相处时日虽短,二位待我却情同骨肉,我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罢又饮一杯,陈封、陈肃也陪了一杯。

秦玉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当今登基已三十三年,初时振作有为,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减免赋税,兵事上变革军制,改府兵为禁军募兵,厢军府兵。初时置禁军二十万,直至目下禁军已达四十万之众。严明军纪,勤练战阵,以致禁军初成之时天下望风披靡,我大郑遂成天下第一强国。楚国结盟、越国称臣、西蜀远遁,只北燕与北代勾结抗我天兵,方可得免。眼见我大郑只待时机成熟便可略地灭国,一统山河,然十二年前,当今率军与燕代联军战于太原,在乱军之中被流矢射中大腿,只得撤军。不想这箭伤久治不愈,朝政便耽搁了。皆因彼时,朝政大事政事堂还需禀奏当今方可用印施行。当今病体沉疴之时,如何能及时处置政事,这便使得政事、军事一拖再拖,国势便每况愈下。燕国、楚国乘势崛起,以致今日,楚国已可与我大郑并驾齐驱,燕国国力虽不如我,兵马战力却胜于我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