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开封会战(五)(2 / 2)

有些话,不用说,说了反而生分了。

“朕知你俗家原本姓王,出身寒微,为了一口饭吃,才净身入了宫……”

马公公低头,仔细听着黄权的唠叨。马公公原本姓王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宫中知道的人很多。

他原本入宫时,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小太监,先是被黄权母后提拔做了宫中贴己太监,后又被黄权授予司礼监秉笔大太监。

这一路走来,是运气,也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单是在宫中读书识字,他就比其他人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更要努力刻苦的多。

“会不会怪朕,让宫中再没了内臣?”

黄权的一句话,让马公公浑身轻微一哆嗦。

“回皇爷,奴婢明白皇爷的苦心,皇爷想让所有人都成为完整的人,有尊严的活下去。像我等阉人,没了后来人也是好事。”

马公公的回答,让黄权轻轻摇摇头。

他知道马公公说话,向来都是捡好听的给自己说。

但黄权也没怪他。本就是随意的散散步,聊聊天而已。

这近二十年来,马公公偶尔也会去陪京。每一次从马公公不经意间看向当时还是小公主的宠溺眼神时,黄权就知道,马公公的忠心,绝对不会有假。

可有一件事,黄权做的还是有些对不起马公公。

“大伴……”

黄权慢慢踱步,有些话,还是说清楚比较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不会怪朕,将赐给你的土地,又收了回去?”

马公公依然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皇爷能将奴婢的土地分给无地的百姓们,也是为了这天下长治久安。就连皇爷的皇庄,也不是都无偿分给无地百姓了吗?

奴婢那一亩三分地,不值得皇爷如此。奴婢承蒙皇爷厚爱,有了皇爷的商号几分干股,可比土地一年收获的多太多了。”

马公公说的也许是真心话,也许只是为了安黄权的心。

哪怕当初说要分地,此刻跟在他们二人身后的郑千户,不也同样有些不甘心吗?

对于土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执念,别说古人了,就连几百年后的黄权,同样也有。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传承。

无论如何,手里有粮,心里才不会慌。

“还是朕亏待了你啊。朕派人出城去看了,你那些子侄们都是憨厚本分的庄稼人。有了田地后,也都不辞辛苦日夜劳作。可朕还是把这些他们这些年用汗水耕耘的田地,说分就分了。”

黄权说的都是自己想的真心话,马公公又一次眼睛发红。

他本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黄权阻止了他。

“百姓只有吃饱饭,才有活下去平平淡淡过日子的希望。”

“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朕的百官们一日三餐鸡鸭鱼肉吃的发腻,朕的百姓却卖儿鬻女求一碗稀粥而不可得。”

“朕亲眼看着人肉铺子沿街叫卖,朕也眼看着孩童为盗为娼。”

“百姓已经没了活下去的任何可能。”

“这天下不亡,才怪了啊……”

黄权不知不觉就慢慢踱步出了宫。

领着马公公和郑千户一行人上了一座小山。

这座小山,叫做景山。

其中一棵老槐树长的还算粗壮,充满勃勃生机,只是好巧不巧的长成了一株歪脖子树。

老槐树旁,还长着一株海棠树,同样歪着脖子。

黄权停了下来。

马公公和郑千户,领着十几个禁卫,也陪着黄权,安静的停了下来。

黄权看着两株歪脖子树,长时间没有表情,也没有说话。

马公公也好,还是一直跟在黄权的身旁的郑千户也好,此刻都不知道黄权为什么看着两株歪脖子树,长时间沉默不语。

一骑插着传令兵特有标识的快马,冲上了这座小山,很快被黄权的禁卫远远拦了下来。

马公公看了一眼黄权后,低头转身快步走向那个传信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