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错综复杂的局势(2 / 2)

“殿下,这可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下是觉得那个宫迁宫长史,似乎有些过于急切了。他对殿下此次胜州之行如此热心,属下担心他别有企图。”

李恪听到王玄策的话,没有想到王玄策的第六感,这么敏锐,自己也才隐隐约约觉得,宫迁的表现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就被他敏感的察觉到了。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毕竟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他有不良企图。

李恪沉吟片刻,这才对王玄策说道:“王参军,此事暂且按下,不可声张。我们且走且看,暗中调查一番。若他真有二心,定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王玄策见到李恪心中有数,顿时也放下心来,拱手应道:“殿下英明。”

李恪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车窗外,心中思绪万千。

在年前云州城之战结束的时候,马周就跟他说过,在他私自出兵,救出了处月部和契部两个草原部落后。不久,他的父皇李世民的案头,便神秘的出现了两份奏折。

最重要的是,在其一次偶尔的时候,他发现,一直在他和众人面前,表示自己大字不识一个的宫迁,在其手上和身上,疑似有墨汁的痕迹。

这让李恪心中的疑虑更甚。

他开始回忆起与宫迁相处的种种细节,试图从中找出更多的线索。

李恪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索:宫迁究竟在隐瞒什么?若他真的与那神秘奏折有关,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难道自己将他从一介土匪,提拔至长史之位,还不足以让他对自己忠心耿耿吗?

此次胜州之行本就充满挑战,如今又多了一份对身边人的疑虑,一下子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

李恪就与长孙娉婷、孙思邈等人做了一个简短的告别。

然后便带着王玄策、小二来福和三百人的燕王卫,没有乘坐马车,直接骑着健马,朝着胜州方向疾驰而去。

好在朔方距离胜州城相距不远,除了临近中午的时候,简单的补充了一下体力,将养了一下马力。

在近乎全力的赶路之下,李恪一行在下午申时,也就是三点左右的时候,便赶到了胜州城的地界。

一路上,李恪都在思考,这次杨政道派遣使者前来寻求所谓的反唐结盟,到底是背后有人指使,还是他自己的主意。

只是想到最后,李恪也未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只不过此事关系重大,他也不敢让更多的人参与。

毕竟,但凡走漏了一丝消息,牢底坐穿,都是李世民法外开恩......

若不是有那 “传国玉玺” 的诱惑,他早就叫人把这个所谓的 “使者” 给砍了。

要知道,这个使者,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留在他的地盘多一天,就有引燃的风险。

当然了,这其中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得到它,无疑会为自己多增添一份厚重的筹码。

如果献给父皇李世民,想必到时候,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夺皇位双双失败。

到时候,自己有了这个巨大的功劳在手,是不是在和李治对比的时候,就多了几分胜算?

想到这里,李恪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暗暗道。

“只是这玩意,好像从雕刻成玉玺之后,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就是每个人都想把它据为己有。

就算是他也不例外!

明明自己还没有见到它的影子,可他自己已经在纠结,要是在得到这枚“传国玉玺”之后,自己到底是献给李世民,还是由朕秘密保存着......

李恪微微摇头,试图摆脱这些纷乱的思绪。

现在想那些还太早了一些,当务之急是要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如何安全地得到传国玉玺。

要明白,长安城中,已经磨刀霍霍向牛羊。

基本上,出兵突厥这项国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最迟在今年中旬,肯定就会有先锋部队踏上攻打突厥的征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胜州城作为关键的战略要地,必将首当其冲地迎来这场风暴。

李恪心中明白,自己必须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妥善处理好杨政道使者带来的麻烦,最好是顺利拿到传国玉玺。

不然,他就只能铤而走险,顾不得暴露实力,在战神李靖的眼皮子底下,带领燕王卫抢先拿下杨政道和萧皇后。

只是这样,众目睽睽之下,就只能献给父皇李世民了。

“殿下,胜州城到了。”

就在李恪思索之际,王玄策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李恪抬眼望去,熟悉的城墙映入眼帘,这座他亲自收回的城池,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肃穆。

“呼......”

李恪呼出一口浊气,心中的紧迫感愈发强烈。

他明白,一旦踏入胜州城,对他来说,战斗就算是已经开始打响了。

只不过,一想到与那使者见面,最为重要的还是交流。

而在外交上,王玄策这个在历史上都留下名号的家伙,无疑是此行的最佳人选。

只是等到李恪侧过头来,看向王玄策,就看到他眉头紧皱,不时露出痛苦的样子。

就知道他骑马骑的太长时间,从而磨破了大腿内侧的皮肉。

对此李恪连忙开口道:“王参军,可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王玄策闻言,强忍着疼痛,拱手道:“殿下放心,属下并无大碍,等下下马活动一下,便可。”

见此,李恪郑重道:“王参军,此次与使者会面,以你为主,务必谨慎应对,探清对方虚实与意图。”

王玄策闻言,还以为这是李恪看重他。

再加上,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他乃是燕王府唯三的属官,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暗暗下定决心,定要不负殿下所托,好好的立下一份功劳。

于是,他郑重地点头道:“殿下放心,属下必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