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微微直起腰来,瞥了一眼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让一旁伺候的小雅离开。
他负手而立,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缓缓说道。
“程国公,话不能这么说,《诗经》不是说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我李恪不敢说自己是个正人君子,但似娉婷这般优秀的女子……”
说着,李恪缓缓走到窗户旁,故作痴迷地抬起头来,四十五度角看着天空,呢喃的朗读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先前在我不知道娉婷身份的情况下,我就暗暗发誓,就算我二人身份天差地别,我也要娶上娉婷这样如同瑶台仙女般的女子……”
李恪表面上故作深情,其实心里在疯狂的呐喊。
“李白老爷子,对不住了,我们都姓李,都是一家人,借您一句诗江湖救急,以后若是活着见到您,我一定不让您的生活过得这么悲苦。
按照真实的历史来算,现在是唐初,李白老爷子还有差不多七八十年才出生。
如果李恪活到一百岁,还是很有机会见见李太白,李诗仙的...
李恪此言一出,哪怕神情依旧处于阴沉似水的长孙无忌,但他的眼神中,也是闪过了一丝震惊之色。
至李唐建国之后,天下一片祥和,文学风气一日比一日好,哪怕是一般人,听到了一首比较顺畅的诗词,也会赞不绝口,夸你是个才子。
更别说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两个上马能作战,下马能治国,深谐文道的大家。
一听就听出了这句古诗所含的文学功底。
这第一句诗经上的诗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当然不会陌生,但是第二句,却感觉比第一句更让人着迷!
长孙无忌在文坛上浸淫多年,且常作为吏部尚书,既是勋臣,又是国戚,并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
这一句古诗,让实封一千三百户的长孙无忌也是大吃一惊。
这首诗,文采绝艳,不可能名不见经传,但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李恪自己所为。
这样的文采,是他所遇到的年轻一辈,就连才华横溢,聪敏绝伦,今年改封为越王的李泰,也不能与之相比。
这等诗句,可惜李恪只吟出来一句,如果是一首,绝对可以流芳百世,加上是用来描述送给自己的女儿。
这让长孙无忌心中的怒火,瞬间就熄灭的差不多了。
眼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听到李恪的这首诗,都安静下来,就在李恪松下一口气的时候。
“哼...”
一声冷哼从长孙无忌的嘴边响起,这个位极人臣的朝堂大佬,是很喜欢有文采的年轻人没错。
只是一想到,李恪当街捧着自己女儿的脑袋乱啃,世风日化,消失的怒火又有升腾而起的架势,口中更是毫不留情的说道。
“蜀王殿下,既然你对我家女儿有好感,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上门求亲,再不然,也可以求圣人赐婚,何故当街做出那等行径?”
“那等行径?”
“什么行径?”
李恪听完之后,是一脸的呆懵,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让长孙无忌这么生气。
不就约个会嘛?还变成了禽兽行径了不成?
不都说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吗?咋个现在连出门见面都有罪了?
看李恪一脸蠢萌的模样,长孙无忌一时间也吃不准,李恪是故作不知还是其他什么。
事关女儿的清白,他也不好意思点破,于是转过头去不看李恪,喝起了桌子上的茶水。
这不喝不知道,一喝才发现,这茶水竟与他喝过的所有茶水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