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时间还是取决于相关技术的关键性突破。”
“你也知道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
学儒学的天才很多,但科研天才却是凤毛麟角。
以大魏目前的教育分配,第一批有用之才,至少也得十五年以后。”
曾巩哭笑不得。
但他心里也明白,科研性人才并非传统的儒生那样靠运气。
这些话题太沉重,他旋即改口转移话题,“明日我履任户部尚书,需要注意什么没有?”
秦游摆手,“没有没有,记得节俭就行。
大魏这个大家,吃穿用度都靠你了。”
曾巩答应。
福禄寿三人也陆续给二人端来羊杂汤和馍馍。
五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边掰馍边聊天都是些陈年往事。
每每回忆起,每个人都是意气风发,宛如回到少年。
晚些时候。
几人一同回秦府。
小六叫住秦游,恭敬地说道:“公子,中午你们刚出门没多久,一个自称是老爷学生的人前来拜访您。”
秦游脑海中当即就浮现出明贯的身影来。
他颔首摆手,“我知道了。”
小六拱手,退了回去。
曾巩也没说什么,叫上张氏和曾黎离开。
……
翌日。
曾巩、孙传值、明贯三人站在户部、吏部、礼部的前面。
在行礼过后,皇帝看着朝堂上的三个新面孔笑了笑。
“三位爱卿都是辅国良臣,有尔等在中枢,朕心甚慰。”
三人出班拱手,齐声道:“臣等定当竭力为国出力。”
皇帝颔首,甩手让二人回去。
接着他看向秦游,开口问道:“秦首辅,今年都有什么计划。”
秦游出班,恭敬地拱手开口,“回陛下,民以食为天,今年继续推进开辟荒地的政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还要加大对教育、对铁路官道等基础设施建造的投入。
除此之外,在倭国的相关人员立即回国,同时全国各边境保持高度警戒。
还有就是特殊人才招考也要提前下放地方,各地贡院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主持监考。
考试级别和会试等同,具体规章制度以下放政令中的规定为准。”
曾巩听见这些话,眉头微蹙,但也没有出班询问。
倭国生变的消息他是知道的。
只是没猜到朝廷要把倭国的魏人都叫回来。
这时,皇帝开口点了曾巩,“曾巩,户部掌管国库,今年的各项开支你尽快和其余几部沟通,定好数额。”
曾巩赶忙出班拱手答应,“诺!!”
然后皇帝又点了礼部,“明贯,礼部掌管礼仪教育,未来教育是大魏的重中之重,不能懈怠。”
明贯也出班拱手应允,“臣领旨,定会配合朝廷和内阁决策大力推进教育,为大魏源源不断提供相关人才。”
这回答让文武百官十分满意。
不像曾巩干巴巴地答应。
随后皇帝开口道:“诸卿还有什么要事启奏。”
百官还以为皇帝会点孙传值。
没想到并没有。
这让一些人多了几分心思。
接下来陆续有人出班禀报。
曾巩三人就这样看着听着,也没有随意地发表意见。
朝会进行到中午才结束。
几日后,秦流景也收拾好行囊,准备赴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