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沅朗并未隐瞒心中所想,直言道:“江景辰算是有些才智,但从未在国子监进学,想来对兵法一道并不精通。”
言语之间已是斟酌后的用词,但意思依然十分明显。
邵沅朗继续说道:“圣上派江景辰前往陇右道,本就是出人意料之举,如今他又突然投效王爷,此举更加令人费解。”
李守拙知道邵、江二人之间的恩怨,笑了笑,解释道:“也不算突然,江景辰尚在京城时,曾在私下找过我,并且表明效忠之意。”
邵沅朗并不在乎是现在,亦或者是早前,他所在乎的事情与大多数人不同。
他对于江景辰的感情有些复杂。
心中已然将江景辰当做好友,同时也将其视为对手。
为此,邵沅朗特意研究过江景辰的升迁之路,发现当中似乎存在一种不似规律的规律。
江景辰立功,江景辰升官。
江景辰再立功,江景辰又升官。
这个流程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中间隔的时间实在太短。
别人苦熬十年,也未必有江景辰一次功劳升的快,升的高。
思来想去,邵沅朗得出一个结论,是圣上刻意、且破格强行提拔。
依着这个思路,江景辰就应该留在京城,不该出京才对。
只不过募兵一万而已,在已经拿出具体章程的情况下,地方衙门随便出来个主事都能够办。
为什么要派江景辰?
邵沅朗想不出个答案,连个合理的猜测都没有。
无奈之下,他只得对纯王提醒道:“江景辰是圣上一手提拔起来的孤臣,他的效忠太过突兀,王爷需谨慎对待。”
李守拙含笑道:“你是怕江景辰是父皇授意,派到我身边的探子?”
“探子”这个词并不贴切,可邵沅朗也想不出该用什么词形容,摇了摇头,轻叹道:“圣意难测,王爷小心谨慎些总是无错。”
小主,
李守拙不置可否,转言道:“沅朗是否担心,有了江景辰之后,我会将你轻视?”
邵沅朗承认江景辰有才,但并不认为自己会不如江景辰。
听到纯王这句话之后,他并非立即回答,反问道:“在王爷心中,我会比江景辰差吗?”
李守拙哈哈大笑道:“你与江景辰皆是王佐之才,是我的左膀右臂,不分高低,缺一不可。”
二人同样都是勋爵子弟,邵沅朗乃国子监最出色的学子之一,江景辰则是在私塾启蒙,而后辍学。
单从这一点上看,十个江景辰也不如一个邵沅朗。
再看江景辰入仕不到两年,身居四品侍郎之位,邵沅朗无官无职,只不过是顶着胡国公世子的名头。
论个人成就,江景辰远甩邵沅朗十条街。
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局势之下,江景辰比邵沅朗更有价值。
可李守拙不仅看中当下,更加看中未来。
以邵沅朗的沉淀,只待科举后便能一飞中天,有胡国公府这样的背景加持,未来成绩未必会输给江景辰。
最重要的是,邵沅朗比江景辰更早投效,且是在局势尚未明朗之时,坚定做出选择。
无论是从哪一点出发,李守拙都不可能让这样的人寒心。
因此在私下里,他从来都是与邵沅朗以朋友论交,言语间也更加亲近。
李守拙张了张嘴,随即又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转言道:“如今的局势之下,陇右道似乎成了双方必争之地,王爷不妨趁此机会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