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诺181(2 / 2)

综穿之时空恋 雪落花 2094 字 1个月前

小林子却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半天才低声嗫嚅着说:“陛下,前几日,女乐都遣散出宫了…”

“遣散出宫?”启元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事朕怎么不知道,是谁下的旨?”

“陛下不必问了,是臣妾的意思。”整场宴席都被晾在一边的司徒珍早憋了一肚子的火,呛声回答道:“臣妾身为皇后,统御六宫,怕陛下沉迷声色,不理朝政,就做主遣散了女乐。难道这种小事,还要劳烦陛下操心吗?”

“那你也该事先跟朕商量,你凭什么擅作主张?”

“陛下几月来都清瘦了不少,臣妾不知道是因为国事操劳,还是因为日日陪伴董贵妃,熬坏了身子?”

司徒珍咄咄相逼,话语刻薄,毫不退让。

“你真是不可理喻,朕被你倒足了胃口!”启元一摔筷子,甩袖离席。

“陛下!”董若萱忙站起身想要追上去劝慰启元,奈何身子太重,坐了许久腿脚又麻了,竟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启元听到董若萱一声吃痛的惊叫,忙返回殿内要将她扶起,却见她捂着腹部痛的满头冷汗,裙下洇出一片鲜红。

天佑五年腊月廿日,董贵妃临盆,于次日辰时产下皇次子。

启元一夜未合眼,战战兢兢地等在产房外,直到听见产房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才长出一口气。

启元兴冲冲叫来启焕,为他和若萱的第一个孩子命名。

启焕来到清芷殿,恭顺地立在屏风后,为难地向启元推脱道:“陛下,皇次子是陛下与贵妃的爱子,臣不应置喙。”

“启焕,你就别推脱了,朕的文采哪里及你,朕给孩子取出来的名字,不一定有你起的好呢。”

董若萱虽刚刚历经生产筋疲力尽,也强打起精神劝启焕道:“多亏了永安王殿下帮忙,才成全了妾与陛下的姻缘,妾请永安王帮妾一个忙,为皇次子取名吧。”

“陛下与贵妃既然真有此意,请容臣好好想一想。”启焕不敢抬头看若萱透过屏风看向他那双满含真挚与期待的眼睛,藏在袖中的拳暗中越攥越紧。

等待启焕思考的时间,启元先扶若萱躺下,笨拙又小心地抱起他们的孩子给若萱看,两个人脸上全是笑容。

“若萱,朕要封咱们的孩子为惠王,等到他再长大些啊,朕就立他为太子,等到咱们两个百年之后,就让他继承朕的皇位。”

启元满含爱意的柔声细语,却透过屏风像毒刺一样扎在启焕的心上。

六岁的他坐在萧承煦怀里,萧承煦握着他小小的右手教他写“焕”字。

“爹爹?”小娃娃看看宣纸上的字又抬头看看父亲,惴惴地开口问:“爹爹什么时候能在外面叫我焕儿,不再叫阿俞了?”

萧承煦紧抿着唇不吭声,运笔的手也停下了。

“爹爹,你别难过。”小孩敏感地注意到父亲的失魂落魄,乖巧又难掩失落地低声呢喃道:“儿不问了。”

“阿俞能保护你。”萧承煦搁下笔,轻轻地爱抚着启焕的小脑瓜,语调中带着些隐忍与无奈:“是爹爹对不起你。”

“娘亲说,是皇伯伯对不起我们。”启焕眨巴着一双澄澈的大眼睛望父亲:“儿觉得娘亲说得对。”

“你娘亲说得对。”过了好一会儿,萧承煦才重重叹了一口气,极低的声音响在孩子的耳边:“纵使是对,可我们不能说出来。”

父亲悠长的叹息声时隔多年,再次回响在启焕耳边。

他回过神来,自己还站在清芷殿的屏风后。

“陛下,臣想好了一个。”少年颔首盯着屏风上镂刻的花纹,眸色渐暗。

“宋真宗曾于郊庙朝会中作词云,

鸿源濬发,睿图诞彰。

高明锡义,累洽延祥。

陛下既有意百年之后让皇次子继承大统,取“睿彰”二字,如何。”

“甚好!”启元眼睛一亮,抚掌大笑道:“启焕,你果然是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朕要重赏你!”

“臣无功不受禄。”启焕隔着屏风朝启元拱手一拜:“陛下能让臣为爱子取名,已是臣的殊荣,臣不敢再求赏赐。”

“哎呀,看你这清贵骄矜的做派!”启元嫌弃地笑骂一句:“既不要赏赐,那朕就许你从明日起,与亲王大臣们一同入朝议事。”

“臣,叩谢陛下隆恩。”启焕双膝跪地,朝启元深深叩首。

启元浑然不知,隔着屏风向他跪拜的少年,此刻已是满身冷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启焕才走出清芷殿,迎面走来懿德殿的一个宫女,说德妃娘娘邀永安王过去小坐。

天气严寒,又才下过一场大雪,懿德殿内添了好几个火盆,正厅内暖烘烘的。

睿英由奶娘抱着,德馨正摇着一只拨浪鼓逗弄他,小娃娃挥舞着胖藕一样的手臂,高兴的咯咯笑。

见启焕由宫女引着走进,德馨欢喜地抱过睿英走到启焕面前。

“还没替睿英谢过皇叔赐名。”德馨感激地朝启焕福了福身。

“启焕是受元贞皇太后所托,馨姐姐不必谢我。”启焕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锦盒:“这金项圈送给睿英。”

“睿英怎么平白无故收皇叔这么多礼?”德馨轻轻地晃着睿英,笑着对启焕说:“上次殿下送睿英那个平安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