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情绪激动的,都吓着了讲书人,总担心这些食客们一激动,把他揍一顿。
加上沈如意让人特意混在人群里带节奏,让人往父与子的关系上带。引导大家重新去思考这段关系,一旦当父亲母亲把儿女不当人对待时,儿女究竟该怎么做,为好?
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沈如意还特意让人传了出去,引发更大的讨论和思考。
不受宠的儿子给扔到边疆保家卫国,他用命换来的银子养着父母兄弟子侄,而他的女人和孩子,却被这些所谓的血缘亲人刚出去自生自灭,导致死的死,疯的疯?
若大家是书中的主人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算有忠有义有孝?还有,什么是孝?孝的标准又是什么?
当父母不把你这个小家的人命当命时,作为儿女的要不要反抗?
大家直接展开讨论。
最近的发生的某一件事,都带着着让老百姓都加入进来了。操作的这么几次,老百姓显然有了主人翁的意识。
开始知道这其中的关巧了,知道每一次讨论,都关乎到了他们以后的日常生活,所以,大家讨论的非常认真。
谁不想生活变好,谁不想父慈子孝。万一父不慈了怎么办?个个都把自己代入进去,去思考问题。
就这样吵吵闹闹的又讨论了两天,大家慢慢的开始怀疑父慈子孝的这事,好像不对等,是个伪命题。
好多学子也自发的参与了进去,说出来他们各自的想法。有说不论怎样,父就是父,不论好坏,就是得尊重,否则就是不孝。
有些人觉得就该有限度的去孝敬父母,而不是无底线的去孝敬父母。
而沈如意特意提点过的几位学子,直接扔出了,父不慈,子可以不孝的言论。
瞬间激起千层浪。
好多人开始讨伐这几位学子,觉得他们不孝,是父母给了他们机会,他们才有机会来的这个世间的,要懂得感恩,连乌鸦都知道反哺,连羊都知道跪母。你们却不孝敬父母,你与畜生有何区别?
“若你的父母兄弟花着你的买命钱,害的你妻子疯了,儿子死了呢?你还要孝顺吗?”
“那是话本,不是真实的,所以没有可比性。”
“错了,诸位,这个话本是根据真实事件写的,是真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实实存在的事?你们现在告诉我,遇上这样吃自个肉喝自个血的父母兄弟要怎么办?”
“那也不能不孝?”
“孝?怎么孝?他从军前夫妻俩养活一大家子,参军后得的月银全部落入父母兄弟手里,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却饿死了自个那几个月大的亲儿。你告诉我,这样的人,要怎么孝顺?他们配吗?”
“我们说不过你,但是,父母是不能不孝顺的。”
“大家听到了没,可千万千万别跟这样愚孝的人家做姻亲,谁家姑娘嫁他们这样的人家,谁倒霉。那可就直接踏入地狱了。”
“你胡说!你冤枉我。”
“我怎么胡说了,不是你说的吗,哪怕你父母逼死了你的妻子和儿子,因为那是你父母,所以你不但无条件的原谅了,还继续孝敬他们。你这样的人家,谁敢嫁?就问诸位在场的,你们的女儿敢往这样的人家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