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穗子商量着怎么把这篇文章改好,小萍帮你们打打水什么的,你们先忙着,我有事儿就先走了,等改好了送去我那儿就行了。”说完宁政委就走了,把病房留给了他们。
“穗子姐,我……我先去给你们倒水吧!”何小萍拿着暖壶走了,看向沈隆的眼睛了除了感激之外,又多了一份崇拜。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我就是……就是想记点东西,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别扭,也不知道政委是咋想的。”沈隆装作无辜地说道。
“其实写东西没你想得那么难,所谓文由心生,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就是文章。”萧穗子反倒不这么看,她同样认为沈隆的文字中拥有一种质朴的力量,实际上在她看过的书里,有许多大家的文字也是这般风格。
比如赵树理的文字就充满乡土气,而汪曾祺的文字天真稚拙却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这种文字比那些堆砌华丽辞藻的文字要美得多;这种文字要么出自从未接触过文学的赤子之手,要么则是已经到了发璞归真境界的大师之手。
所以她对沈隆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并不奇怪,或许只有刘峰这么单纯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文字;她那里知道沈隆可是正儿八经当过作家的,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又当了多年的兵,写出这种文章来一点儿也不稀奇,当然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和时常出现错别字就是故意为之,这才符合刘峰的真实文化水平么。
“你的文章说的都是你的心里话,这就很好。”萧穗子真心实意说道,“我能改的不多,也就是帮你改改错别字,稍微调理下语句,再帮你把文章誊抄到稿纸上而已;哦对了,还有,政委刚才跟我说了,说你光写了我们,怎么不写自己?让我把你的事迹也选一些加进去。”
“我做的那点事儿有啥好写的?”沈隆又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再说了,上级不是已经给过我表彰了么?”
“要是你做的那些不算啥,我们那点小事儿就更不算啥了。”萧穗子笑了,“更何况你可是咱们军区的标兵模范,要是没你的名字,上级部门才觉得奇怪呢。”
她忽然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这样吧,前面就按照你的文章来,我给你修改一遍,再最后再加上你的事迹,以我的语气来写,这样能显得更客观一些。”她觉得刘峰自己写刘峰的事迹肯定不合适,要是以他战友的语气来写就好多了。
“我也不懂,你说咋写就咋写。”沈隆心中暗暗给萧穗子点了个赞,不愧是日后能靠文字吃饭的人,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不一会儿何小萍打水回来了,麻溜地给沈隆和萧穗子倒水,这也是她耳濡目染从小跟母亲学的,沈隆谢过之后问起了她在部队的情况。
“有淑雯姐、穗子姐她们照顾,还有这么多战友帮着我进步,我觉得挺好的。”何小萍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虽然才刚来几天,她已经感觉到这里和那个让她无时不刻不感到压抑的家庭相比,这里简直太幸福了。
虽然这些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有郝淑雯罩着,何小萍的日子还是很不错的,郝淑雯一向泼辣,倒也没人刻意招惹何小萍。
其实何小萍最感激的人她没好意思说,她也不是傻瓜,晚上休息的时候也认真琢磨过,要是没有沈隆一路上的叮嘱,她来到团里之后肯定不会这么快就和郝淑雯打好关系,自然不会这么顺利地融入这里,女生之间的那些事儿,她在学校早就领教过了。
萧穗子的文笔的确不错,很快就帮沈隆改好了文章,还在后面加上了几件刘峰的事迹,沈隆看过之后挠挠头,“哎呀,写得有点多吧?要不再减减?”这并不是突出自己的文章,宣扬的是整个集体,自己的篇幅太长就有些喧宾夺主了。
不过看到萧穗子记得那么多刘峰的事儿,沈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看来也并非所有人都把刘峰做得那些事情当做是理所当然。
萧穗子认真看过一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哎,实在是你之前给团里做得事儿太多了;要不这样吧,我把其他事迹都删减了,只留下你帮残疾老百姓挑水的事儿好了,其他战友的事迹大多都是内部的,也需要一个军民一家亲的典范。”
她也是行家,一想就知道什么事迹最有亮点,最能获得上级单位的认可,所以经过萧穗子修改的文章很快得到了宁政委的认可,署上刘峰和萧穗子的名字递交到了军区宣传部门那里。
他刚刚代表军区去京城接受了表彰,刘峰这个名字在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的心里还有印象;换成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他还没有下热搜呢,大家伙儿肯定记得他。
所以一看到有刘峰的名字,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快就重视起来,再认真看了看文章,他们也都觉得好,于是他们很快就把文章交给领导审核,领导看了也很高兴,军队是一个讲究集体的地方,个人模范那有单位集体模范来得好?
于是马上安排了发表,把这篇文章刊登到了下一期的报纸上,这下首长和政委可就高兴了,这可是咱们集体的荣誉啊。
拿到报纸后首长立刻召集全团开会,认真学习这篇文章,就连沈隆也被带病请来了,首长让人读了一遍文章之后,表扬了沈隆和萧穗子一番,然后决定继续弘扬这种精神,力争更高的荣誉。
比如说像你们在文章中做得那些事情,以后也要继续做么,台下的人还有点发懵,没有意识到首长话里的意思,沈隆却是在心里暗暗偷笑,这意思就是让你们向刘峰学习,以后也要多做好事儿。
你们啊,以前只会坐在那里看刘峰干,现在也轮到你们干一干啊,沈隆就不信,有了这篇文章之后,首长还能任由他们把啥事儿都丢到沈隆身上。
“你和穗子商量着怎么把这篇文章改好,小萍帮你们打打水什么的,你们先忙着,我有事儿就先走了,等改好了送去我那儿就行了。”说完宁政委就走了,把病房留给了他们。
“穗子姐,我……我先去给你们倒水吧!”何小萍拿着暖壶走了,看向沈隆的眼睛了除了感激之外,又多了一份崇拜。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我就是……就是想记点东西,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别扭,也不知道政委是咋想的。”沈隆装作无辜地说道。
“其实写东西没你想得那么难,所谓文由心生,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就是文章。”萧穗子反倒不这么看,她同样认为沈隆的文字中拥有一种质朴的力量,实际上在她看过的书里,有许多大家的文字也是这般风格。
比如赵树理的文字就充满乡土气,而汪曾祺的文字天真稚拙却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这种文字比那些堆砌华丽辞藻的文字要美得多;这种文字要么出自从未接触过文学的赤子之手,要么则是已经到了发璞归真境界的大师之手。
所以她对沈隆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并不奇怪,或许只有刘峰这么单纯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文字;她那里知道沈隆可是正儿八经当过作家的,还获得过国际大奖,又当了多年的兵,写出这种文章来一点儿也不稀奇,当然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和时常出现错别字就是故意为之,这才符合刘峰的真实文化水平么。
“你的文章说的都是你的心里话,这就很好。”萧穗子真心实意说道,“我能改的不多,也就是帮你改改错别字,稍微调理下语句,再帮你把文章誊抄到稿纸上而已;哦对了,还有,政委刚才跟我说了,说你光写了我们,怎么不写自己?让我把你的事迹也选一些加进去。”
“我做的那点事儿有啥好写的?”沈隆又露出憨厚的笑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再说了,上级不是已经给过我表彰了么?”
“要是你做的那些不算啥,我们那点小事儿就更不算啥了。”萧穗子笑了,“更何况你可是咱们军区的标兵模范,要是没你的名字,上级部门才觉得奇怪呢。”
她忽然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这样吧,前面就按照你的文章来,我给你修改一遍,再最后再加上你的事迹,以我的语气来写,这样能显得更客观一些。”她觉得刘峰自己写刘峰的事迹肯定不合适,要是以他战友的语气来写就好多了。
“我也不懂,你说咋写就咋写。”沈隆心中暗暗给萧穗子点了个赞,不愧是日后能靠文字吃饭的人,这个想法确实不错。
不一会儿何小萍打水回来了,麻溜地给沈隆和萧穗子倒水,这也是她耳濡目染从小跟母亲学的,沈隆谢过之后问起了她在部队的情况。
“有淑雯姐、穗子姐她们照顾,还有这么多战友帮着我进步,我觉得挺好的。”何小萍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虽然才刚来几天,她已经感觉到这里和那个让她无时不刻不感到压抑的家庭相比,这里简直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