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关于神(2 / 2)

虽然高高在上,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职责,日神要给人间带来温暖,四时之神要给大地带来四季变化同时守护四方的平安。

每一座山、每条河、每一朵云彩,甚至火焰、雷鸣、树木都有了神的驻守。

雷鸣不再变得可怕,那只是雷神在拍打肚子。下雨的事情也不再让人忧愁,那只是雨神在打喷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世间万物都交由神去解释,渺小的人类便有了敬畏并可以祈求的对象,面对自然的伟力,我们便不再绝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上的神都是地上的人通过想象力创建的,每个神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纵然神明拥有无上的伟力,但人始终都是真正的主角。

无论是基督还是佛教又或者是华夏的道教,它们的本质也离不开这一点,人侍奉神,神庇护人。

只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寻求庇护的行为,逐渐从神明身上,转移到了人类创造的各种科技产物身上,譬如战舰、坦克、战机。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听说过一个笑话,流传说在战争时期,为了赶路,随便找了个有水源的地方休整,而刚好不巧的是营地半坡上有一个乱葬岗。

第二天,军官看见士兵们无精打采,便开口询问是怎么回事。士兵们声称看到了一些光怪陆离的事情,有几个士兵夜里起来撒尿,见半坡上有不少“人”点着幽暗的光芒乱吼乱叫。所以一晚上整个营地的士兵都没怎么敢睡觉。

军官闻言,下令让士兵们拉来一排大炮,对着乱葬岗一顿炮轰,果然当天晚上什么事都没有再发生了。

虽然说这就是个笑话,但从中也可以看到,人在面对未知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本能地去寻求一种力量来庇护自己。

在过去,扮演这种力量的角色是神明,在现在,扮演这种力量的角色是科技。

当然了,神明也不仅仅是力量,它还是可以将一切不合理的、无法解释的事物最终归纳的解释。凡是无法解释的事物那就推到神明身上就好了。

原始时代,这些无法解释的事物是雷电、火焰还有大海与河流山川。所以世界便诞生了泛神论。

随着科技的一步步发展,泛神论再也无法解释一些已知的道理,所以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便诞生了,在西方,它就是上帝。

对于上帝权柄的宽泛概念使得大多数无法解释的事物都能归咎到上帝身上,甚至到了原子时代,科学家们面对看似无穷无尽的微观世界也产生了一丝绝望。

不禁将这一杰作推到上帝的身上去,因为唯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精妙的事物。

其他还有关于光速恒定的疑惑、生物体内的精密程度等等一切,都能暂时归给上帝去解释。

所以,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神明,它都是人创造的,本质上是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局限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至于信仰这事,我觉得它是出于利己的目的,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和帮助。

而对于宗教,我的看法是——它是一种通过教义和仪式来规范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对人进行道德和伦理的指导的组织。

在现代呢,大多数人选择信仰宗教的原因是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惑,或者是填补他们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迷茫。

无论是神明、信仰还是宗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们总体是呈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宗教当中,佛教、基督教、道教等等宗教,都在哲学、建筑、美术、音乐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些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任何人都不能用一句这是封建迷信的糟粕而将其摒弃,这是全人类几千年来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我对它们的看法。”

其实林少瑾还有一点没有说出口的是,宗教,在古代,大多数时候都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不过他不说,黄祎萱其实也懂。

毕竟神学系学生要学的,可不只是那些仪式和教典,还有各种宗教的发展历史和其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当年他在21世纪生活的时候,那些和尚都要求佛学院毕业。

而在22世纪,对于从事宗教事业的人来说,学习文化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本功课。哪怕黄祎萱是那种从小就开始成为辅祭的学生,这一点也不会例外。

她在日常生活之余同样是要去上学的。

“谢谢你。”黄祎萱仔细聆听完林少瑾的话后,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真的非常感谢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