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目光所过之处,让一个个朝臣如醉冰窟,不由得脊背发凉。
是以崇祯话音刚落,大殿上就乌啦啦跪倒一片,口中皆称:“臣等万死不敢。”
他们说不敢,可没有半点违心,那是真的不敢。
不为别的,当是“夷九族”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他们胆寒畏惧。
龙椅上坐着的这位爷,可不像以前只是嘴上说说,现在是真的敢,而且时常把“诛九族”挂嘴边。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朕也相信你们不会阻挠朕的改革。”
说话间,崇祯又换回了之前的嘴脸,看向户部尚书蒋德璟问道:
“蒋爱卿,我大明现在兵卒的军饷一月有多少?”
刚起身的蒋德璟听到皇帝问自己,赶忙从朝班中迈步而出。
“回禀陛下,以往我大明的兵卒,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为民时是没有军饷的,只有在服兵役时有每月一吊五百钱的军饷。”
“不过因近年来财政吃紧,大多数时候都未足额发放,但自陛下给户部拨银后,户部已经将各军所欠的军饷补齐。”
蒋德璟的话崇祯听得有些不耐烦,直接说一吊五百钱不就行了么,非要扯一堆。
难道朕不知道以前的屯田兵平时以种地为生,只有服兵役时才有军响么?还用你来说?
若平时种地都能拿军饷,那谁还逃兵役。
崇祯心里腹诽,面上却是故作姿态的点了点头:“屯田兵制度已不复存在了,每人每月一吊五百钱却是少了点,给翻个倍吧,每月每人三吊钱。”
崇祯说到这似在琢磨什么,顿了几息后才继续接着道:
“除每人每月三吊钱以外,再加几条军人抚恤条款。”
“不论军官还是兵卒因在战场作战伤残导致退役后无法自力更生者军饷一律照发,直至寿终正寝。”
“在战场上战死导致家中父母无人供养者,双亲由朝廷赡养,直至寿终正寝。”
“家中有幼童者,由朝廷供养至十八岁,可以无条件入县学府学念书,学有所成后朝廷优先录用。”
“以上几条军人抚恤条款,内阁将其纳入我大明国政,由军阁向我大明所有军队下发通告,后续由礼部、户部、兵部落实执行。”
崇祯的话音刚落,卢象升就满脸激动的走出朝班,砰的一声跪倒在地。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怪卢象升这般激动,只因他是亲身领兵上过战场的人,也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才能体会,崇祯这几条军人抚恤条款有多么重要。
以往很多士兵在战场对敌时畏首畏尾,不是因为他们怕死,不肯卖命,而是担心自己一旦伤残或是阵亡,家中妻儿老小将无有所依。
现在有了以上这些军人抚恤条款,无疑是扫除了兵将们的后顾之忧。
卢象升相信,有了以上这几条军人抚恤条款,军队的战力将会提高几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