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悄悄的扎上一针(2 / 2)

明末惊雷 雁栖湖的刀 3252 字 2个月前

杨嗣昌说此话的意思并不是想将叶风怎么样,只是见到叶风又立此大功,加之与清军的和谈破裂,心中稍有些不快,想故意在崇祯心中,悄悄的给叶风扎上一根针。

以崇祯多疑的性格,现在在兴奋劲上,暂时不会理会此事,但一旦战事停止后,定会想起此事的。

就在高阳大力修缮城墙,加强防备之时,总督天下兵的卢象升率领宣、大、山军队两万余人,追赶分兵南下的清军,在河北庆都与清军一战,小胜一场,斩首三百余级。

而此时在昌平守护皇陵的陈新甲却上报:有大批清军在真定附近,前部已至获鹿、井陉,准备奔固关,有进山西之意。又得山阴知县报清军已过龙泉关,到达了花晏岭,已入山西。

杨嗣昌立即在崇祯面前以大同有警为由,建议调大同总兵王朴八千人,山西、大同两位巡抚标营共四千人,合计一万两千人回援大同,崇祯犹豫再三后还是批准了杨嗣昌的建议。

王朴接到兵部的行文后,心中大喜,自从在昌平被调出卢象升部后,就知道以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为首的主和派,有逼死卢象升之心,这次重新随卢象升南下追击清军,实不知如何在几人中周旋,这次能返回大同,暂时脱离卢象升,当然是十分的高兴。

表面上仍是表现的极不愿离开河北战场,但在与卢象升辞行后,却是立即领军西行。

自此,卢象升手中可战之兵还有总督标营三千人、杨国柱宣府兵四千、虎大威山西兵五千人,计一万两千余人,更是无法与清军一较高低。

在得到杨嗣昌密信的真定巡抚张其平、清宛县令均不予其粮饷,卢象升只得急信兵部催粮,兵部在杨嗣昌的授意下,对催粮文书也不回复。

而监军太监方正化反而是密奏崇祯,说卢象升借口缺粮饷,在此逗留,不去追击清军;崇祯帝对卢象升是更加不满,加之高起潜部、陈新甲部都畏缩不前,致使京畿周边十几州县连连被清军攻占。

崇祯帝欲以刘宗亮替代卢象升,总督天下入卫兵马,不知杨嗣昌怀的什么心思,劝崇祯道:此时不宜临阵换将,但卢象升被从兵部尚书降为兵部侍郎,仍督师天下勤王兵马。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日,卢象升在保定庆都苦等粮饷无果,又闻清军从真定大股入山西,只得留下军中赞画杨廷麟,在保定催促兵部运送粮饷。

卢象升令宣府总兵杨国柱率本部四千人从藁城南下追击清军,自率山西总兵虎大威五千人、总督标营三千人,自深泽南下,一万两千人分两路追击。

这样分兵,卢象升实属无奈,现在军中余粮已支撑不了几日,只得分兵在途中就地而食,清军已将这一地区劫掠一空,如果一万多人同一路线南下,很难取得可供给这些大军的食物。

果然,清军又围了高阳一日后,见虎卫们并没有撤离,也不再攻城,第三日一早在一阵阵海螺号声中,撤离了高阳,向西与大队清军会合而去。

这次叶风带着两千七百人在京畿附近,可比上次的战力要强横不少,因此他以高阳县城为依托,在斥候打探清楚情报后,四处出击,又从清军手中解救出了不少百姓。

不久,秦顺之也带着一个步兵师还有黄兴的炮团,共五千多人也赶到了高阳附近,随同到来的还有两千余随军民壮。

因为上次京畿之战缴获的马匹数量有限,只是给大成配了一个骑兵团,其它战马都配给了特战队,秦顺之的师除斥候外,其余的全部是步兵,因此到高阳附近时比叶风晚了十来天。

这些时日解救出了近万百姓,经过虎卫们的宣传,又见识到了虎卫们作战的骁勇,竟有四千余人愿意到耽罗去生活,叶风立即安排民壮带领这些人开始前沧州方向,那边的小码头,已有接应的船只在那里等待。

而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六千人,都暂时安置在了高阳城,青壮都挑选出来,协助修缮城墙和加入了城头的防守中。

而高阳大捷的消息,高阳县令也上报到了京师,只提到了是浮山卫千户孙大成领兵两千多人,击溃了围攻高阳的清军,并没有提到叶风到来一事。

现在叶风在高阳的消息,也只有当天在场的几人知晓,孙承宗知道叶风一心为国,不惜不遵朝廷规制,亲到高阳,也就让高阳县令和当时在场的几人,不得对外透露,其实叶风倒是不以为意,打过这一仗,他会立即返回耽罗。

现在兵荒马乱的,无人理会此事,等朝中有人弹劾他时,他人早已不在京畿附近了。

崇祯接到消息后,也是大喜,果然没有看错东海伯的家丁队,专程从剿寇战场上调到京师,这还没到京师,就立了此等大功。

清军破不破高阳城,崇祯倒没放在心上,这次清军入关,破的城池不在少数,也不在乎这一座高阳了,只是高阳里面有一位对朝廷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物,帝师孙承宗。

要是高阳被陷,帝师殉国或是被俘,还是降了满清;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崇祯愿意看到的,现在东海伯的家丁队击溃了清军,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了。

看到崇祯满脸的兴奋,立即在案前的杨嗣昌道:“陛下,东海伯的家丁确实是战力无双,仅仅两千多人就将一万五千建虏击溃,还斩首一千多级,只是在剿寇的战场上孙大成带的是千余人,但这次在高阳出现的可有两千多人,这多出来的千余人是从那里来的?”

听到这话,崇祯也是一愣,但脸上的喜色并没有稍减,而是看向了曹化淳,曹化淳急忙躬身道:“皇爷,自建虏入关,现在番子们的消息传来也不及时,老奴也不知,想是东海伯知道建虏势大,又调了部分家丁来支援孙大成。”

“嗯,定是如此。”崇祯也点点头道。

杨嗣昌说此话的意思并不是想将叶风怎么样,只是见到叶风又立此大功,加之与清军的和谈破裂,心中稍有些不快,想故意在崇祯心中,悄悄的给叶风扎上一根针。

以崇祯多疑的性格,现在在兴奋劲上,暂时不会理会此事,但一旦战事停止后,定会想起此事的。

就在高阳大力修缮城墙,加强防备之时,总督天下兵的卢象升率领宣、大、山军队两万余人,追赶分兵南下的清军,在河北庆都与清军一战,小胜一场,斩首三百余级。

而此时在昌平守护皇陵的陈新甲却上报:有大批清军在真定附近,前部已至获鹿、井陉,准备奔固关,有进山西之意。又得山阴知县报清军已过龙泉关,到达了花晏岭,已入山西。

杨嗣昌立即在崇祯面前以大同有警为由,建议调大同总兵王朴八千人,山西、大同两位巡抚标营共四千人,合计一万两千人回援大同,崇祯犹豫再三后还是批准了杨嗣昌的建议。

王朴接到兵部的行文后,心中大喜,自从在昌平被调出卢象升部后,就知道以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为首的主和派,有逼死卢象升之心,这次重新随卢象升南下追击清军,实不知如何在几人中周旋,这次能返回大同,暂时脱离卢象升,当然是十分的高兴。

表面上仍是表现的极不愿离开河北战场,但在与卢象升辞行后,却是立即领军西行。

自此,卢象升手中可战之兵还有总督标营三千人、杨国柱宣府兵四千、虎大威山西兵五千人,计一万两千余人,更是无法与清军一较高低。

在得到杨嗣昌密信的真定巡抚张其平、清宛县令均不予其粮饷,卢象升只得急信兵部催粮,兵部在杨嗣昌的授意下,对催粮文书也不回复。

而监军太监方正化反而是密奏崇祯,说卢象升借口缺粮饷,在此逗留,不去追击清军;崇祯帝对卢象升是更加不满,加之高起潜部、陈新甲部都畏缩不前,致使京畿周边十几州县连连被清军攻占。

崇祯帝欲以刘宗亮替代卢象升,总督天下入卫兵马,不知杨嗣昌怀的什么心思,劝崇祯道:此时不宜临阵换将,但卢象升被从兵部尚书降为兵部侍郎,仍督师天下勤王兵马。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日,卢象升在保定庆都苦等粮饷无果,又闻清军从真定大股入山西,只得留下军中赞画杨廷麟,在保定催促兵部运送粮饷。

卢象升令宣府总兵杨国柱率本部四千人从藁城南下追击清军,自率山西总兵虎大威五千人、总督标营三千人,自深泽南下,一万两千人分两路追击。

这样分兵,卢象升实属无奈,现在军中余粮已支撑不了几日,只得分兵在途中就地而食,清军已将这一地区劫掠一空,如果一万多人同一路线南下,很难取得可供给这些大军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