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石方凛的捷报送到天子赵顼手中,另外还有九千多锡义山乱匪首级正在进京途中。
赵顼大喜,加封石方凛辅国大将军、上柱国,赐玉带一条,宝珠二十颗,钱十万贯,并催促石方凛继续追击单安残部,务必将锡义山余寇斩尽杀绝。
就在石方凛上书天子的同时,陈忱弹劾石方凛的奏表也送到了朝廷。
陈忱在奏表指出,三万锡义山匪军余粮仅剩不足千石,再困十日,锡义山匪军必将粮尽而降,但石方凛疏于防范,最终让匪军精锐突围成功。
石方凛不仅放虎归山,还欺上瞒下,将败局说成功劳,其欺君之心当诛,奏章最后,陈忱恳请朝廷派台谏御史彻查此事。
陈忱的弹劾奏章仅比石方凛的捷报晚一天送达朝廷,不过石方凛的捷报是直接送到天子赵顼手中,而陈忱的奏表却是送到兵部,兵部自然将奏表呈给了中书门下,即政事堂,最终到了当值参知政事王珪手上。
王珪今年四十有九,庆历二年高中榜眼,后来是被欧阳修推荐提拔,起步扬州通判,三年后入京为官,自此开始了青云直上的官路,连升六阶,如今为参知政事,便是俗称“宰执”中的执政,与另外几名宰执共同执掌大宋帝国的命脉。
说起来,王珪原来也属于不折不扣的帝党一系。
当年仁宗皇帝殡天时,王珪亲自草拟了《仁宗遗诏》,并第一个上书请皇太后还政于英宗。
结果被太后驳回,时隔一年后,再度上书请求还政天子,最终英宗亲政,王珪一战成名,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遭受了不少朝臣的诬陷攻击。
这时宋英宗传诏令他,不仅没有贬斥他,反而令他兼任端明殿学士,赐他盘龙金盆,对他宠信之至。
故而,当今天子即位后,王珪因为其辉煌的过往战绩,自然也被人下意识被列入帝党一派。
尤其是眼下太后高滔滔有意染指朝堂,两宫之争雏形显现,王珪既是宰执,又素有贤名,他的站队便显得格外重要。
可奇怪的是,王珪却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表态过此事,似乎两宫之争在他这位宰执眼里没发生过。
因为所谓两宫之争,说浅一点是帝党与后党之争,最终还是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权力争斗。王珪科举入仕至今,始终保持宽仁、沉稳的为政风格。
最关键的是,他极其维护礼制与政治稳定。
后宫不得干政,注定了他不可能与后党站在一起,而执政安稳,却也注定了他不可能与变法派站在一起,天子急求变法的主张很难得到他的支持。
这令王珪实在左右为难。
可近日太后与种锷的密信一事,不知为何在东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杜忠成被严重警告,楚国公赵世恩被贬爵,吕公弼被降职,首相曾公亮也保持沉寂,这令王珪不由得心惊胆战。
很快他又忽然发现政事堂与枢密院中,所有的官员似乎唯独只有自己,还没有正式站队。
王珪终于做出了决定,而这个决定即将影响熙宁年间大宋的走向。
他将曾公亮韩琦等人平日写给他的信及纸条全部烧掉,又连夜托人进宫找到了新任大内总管钱晋,送给钱晋黄金千两,晚唐名画一幅。
王珪是贤臣,但可不代表他是清官。
当然以往的他是绝对不屑于给宦官送礼,可如今宰执中后党羽翼渐丰,他既已做出了决定,势必会招来许多攻击,他不能没有动作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