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舒国公府(上)(1 / 2)

在房陵城南,汉水东岸,有一座占地百亩,极为富丽堂皇的府邸,这里便是著名的舒国公府。

舒国公赵从式,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曾孙,秦王赵德芳之孙,英国公赵惟宪第二子,当今天子的从伯父。

秦王赵德芳,便是后世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那位“八贤王”的原型。

虽然从百年前斧声烛影后,太宗赵光义承继了兄长帝业,大宋的天子由此皆出自太宗一脉,太祖一脉自此开始没落,但谁都心知肚明,从法理上赵从式才是大宋最正统的皇族后裔。

赵从式今年已经六十有一,从外表看,他可算是一个宽厚的长者模样,继承了太祖皇帝一对文质彬彬的淡眉,两颊肉厚下垂,鼻梁高挺,如山峦一样盘踞在脸庞中央,与人交谈时,眼神中总流露出一种温和的笑容,很容易令人心生好感,对他产生信赖。

虽然大宋的皇族基本都是高位虚衔,连皇帝的儿子也不例外,太祖一脉的皇族更是被当猪养,不可过多干涉朝政,但赵从式还是坚持在能力范围内,经常帮助一些年轻的士子和官员,以皇亲的身份给他们向朝廷争取最大的福利,因此深得年轻官员和士子们爱戴。

但这种赚足名声的举动,自然是最容易引发朝廷的猜疑,尤其是东京城里的天子,于是在赵从式的前半生经常受到朝中弹劾,但他始终我行我素,若不是仁宗、英宗皇帝维护,早就被夺爵流放了。

但到了如今新皇登基时,朝堂上便不怎么留意赵从式的作为了,就连最为活跃的台谏官也对这位“好事”的国公爷渐渐视而不见,原因只有一个,他老了。

历经三朝,几度沉浮,按理赵从式早就应该看透人世无常,作为太祖一脉更应该主动淡出朝堂,方是明智之举。

可事实上,赵从式的热心却随着年纪渐长而更加炽盛,更是无比怀念群星荟萃的仁宗皇帝时期,那些个风流人物以及众多典故在他口中也是娓娓道来,每每谈及,似乎这位老国公的内心就立刻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当然,赵从式多年来对朝局如此热心,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大宋的情怀,更多的自然是最现实的问题,便是他的这一脉皇族,能否平平安安地延续下去,当他百年之后,他家族和子孙的利益能否继续得到天子的维护。

而与其他人明哲保身的举动截然相反,多年来赵从式却偏偏笔走偏锋,选择了“高调行事”,竟然还真的得到了历任皇帝的青睐,敏感却不反感。这种反常的现象,始终令朝野上下猜不透。

但赵从式自然有他的智慧,缘何他善待的皆是年轻的官员和士子?

那是因为年轻的官员和士子大多稚嫩,十分可控,科举出身的贫寒子弟,得了小恩小惠往往便会感恩涕零。

而在“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得到了这些未来朝臣的支持,赵从式就算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可稳如泰山、屹立不倒,同时还能捞足名声,不可谓不高。

几十年来,能看穿赵从式用意的只有两人,一个叫范仲淹,一个叫韩琦。

这位在京西路房州养老的舒国公,平日里除了远观朝中的百官诸僚外,还格外关注东京城里官家的动向,甚至在宫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线,官家的一举一动,情绪波动,他都了然于胸。

只有这样,他才能准确地揣测圣意,使他这一脉常青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