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地基的重要性(2 / 2)

基座就是石块代替青砖的砌筑办法,就是要在砌筑过程中,大、中、小石块互相搭配,尽量保持平整,

再使用沈知秋的简约版石灰泥,将石头之间的缝隙填满填实。

这是最下面的地基,至于基面,就直接用石头,和他自己研究的简约版的石灰灌浆,

再修齐边棱角,地面基本处于平行的状态,也方便夯土墙模板的架设。

其实夯土作为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

传统夯土墙,以各地生土特有的色彩,在手工的夯实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夯筑肌理。

而沈知秋这种做老土房的方式,也是采用的六七十年代,常用的那种方法,因为现在做夯土房地基,一般不用石头,用土坯。

正式开始建房的第一日,壮劳力们就是这样将所有的地基都打上了石头地基,基面也找平了,但干燥还需要时间。

所以他们选择在刚做好的地基基面上点火,试图用火烧的方式,让他们干燥的更快一些。

而女人们,除了一些做饭的老太太们,还有要做凉粉,做扒糕的女娃子们,剩下的差不多都在河西边编草席子,做土坯。

土坯这玩意都不陌生,和泥装木框子里压实,再脱模就成。

至于做屋顶的草席子,和铺在床上或者炕上的草席子还不一样,它是要用两块长竹板,将厚厚一层密密实实的茅草,根部粗壮的一端夹住,再用草绳捆绑固定好。

大概一步半长的草席子,为了保暖沈知秋要求起码三寸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实话包括做饭的老太太在内,就没有一个轻松的,这可是几千口人的饭啊,小子们今日更是一早就背着竹筐出去了,带着中午的干粮,推着小推车。

因为这是他们最近最后一天上山找仙草找野菜和竹笋了,过了今日,地基烤干后,

他们也得去帮忙挖土运土,毕竟想尽快住上房子。

而进城摆摊的沈呦呦众人,今日在摆完摊后,揣着好些钱,去购物了,

第一站就是买布,这是大伙统一的意思,五天后给外祖父立衣冠冢,他们不能穿的太磕碜,不能满身补丁,鞋子露脚趾头就去,

所以得买布,就是买粗麻布也行,他们得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去祭拜他们全村的恩人。

沈呦呦是和周迁打听过了,找了一家距离集市不远,且非常实惠的布庄。

一进门就看到一片忙碌景象,进进出出都是买布匹的客人,可见生意是真心好。

店里的小二也是很忙,不停的给客人介绍布匹,还得负责算账,

因为那掌柜的根本就忙不过来,他这边招呼的都是走街串巷,打算批发的货郎。

沈呦呦他们肯定买的多,所以看准情况直奔掌柜的,结果没走两步,被一个店小二拦住,出声说道:

“小客官,要看布匹吗,我可以帮您介绍?”

明显是不寻思这小客官能买很多,不想让去那边打扰掌柜的,况且批发价和零卖价不一样,

被这边零卖的客人听到批发的价格,即便是人之常情,但也难免有些小心眼儿的客人心里不舒服,认为自己买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