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唐德宗时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至宋徽宗时亦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陶侃从戎四十一年,“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及巩固立有大功。
又精勤于吏职,两镇荆州,使治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为后世所称道。
因陶侃独特的行迹,招引史家不同的评述,使其成为了两晋之际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
十八、陆抗(东吴)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建武校尉,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
赤乌九年(246年),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
建兴元年(252年),拜奋威将军。
太平二年(257年),拜柴桑督,后因功迁征北将军。
永安二年(259年),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
小主,
末帝孙皓即位后,担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防于乐乡,遥领益州牧。
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攻杀叛将步阐,加拜都护,累迁大司马、荆州牧。
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终年四十九岁。
陆抗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是吴国最后的名将。
………
十七、谢玄(东晋)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县人。
东晋时期名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
谢玄出身陈郡谢氏,自少便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为谢安所器重。
起家大司马(桓温)掾属。
1.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谢安举荐谢玄出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国相、都督江北诸军事。
谢玄招募流民中的骁勇之士,在京口组织、训练“北府兵”。
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大举南下,连克重镇,朝野震动。
谢玄率军解三阿之围,大败秦军,收复盱眙、淮阴,迫使其败退淮北。
以功进号冠军将军、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
2.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爆发,谢玄出任前锋都督,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
后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3.太元九年(384年),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以功封康乐县公。
不久后因遭会稽王司马道子猜忌,被调离边境要地彭城,回镇淮阴。
至镇后,称病自请解职,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病逝于会稽郡,时年四十六岁。
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
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
他与谢安筹谋淝水之战,并在前线指挥精锐与苻坚决战,以智勇胜敌,名震江左。
唐宋以后得以配享武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