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雍氏会议(1 / 2)

越嶲郡,邛都城。

位于越嶲郡城西的雍氏大营中,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般,可见虽是深夜,但雍氏核心人物都尚未入睡,还在中军大帐内讨论着军情形势。

只见眼下雍氏在讨论的事情,是关于一封书信,一封从邛都城外射到邛都城头上的书信。

“父亲,这是赤裸裸的离间计。”雍勉之子雍闿,在看完他手上这份射到邛都城头,被他雍氏部曲拾到的书信,头都还没抬起来,就对手上这份书信的性质给下了判定。

“孩儿问过守城的士卒,从城外射到城头的书信,不止一封,夷王高远的手下也拾取到了,刘璋小儿这是打算离间我们和高远,彼此间生出嫌隙,乃至于互相引兵攻伐,自相残杀,让邛都城不攻自破,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雍氏的族长雍勉点了点头,射入城内的这封用于离间的文书,上面的文字太过浅薄了,只要不是愚钝之人,一眼就可以看破刘璋这份文书的用意,纵使是愚钝之人,思索一段时间,也能猜出这封文书的用意。

未等雍勉开口,一名雍氏的族人开口了,不像雍闿称呼刘璋为小儿,他用起了对于州牧的称呼:“族长,刘使君在书信上说只要我雍氏反正,就赦免我雍氏的罪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听闻刘使君为人颇为宽宏,像是巴郡梁平县的县令盛道,先前被荆州别驾刘阖的煽动,起兵造逆,但是后面盛道反正,刘使君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反而继续让他担任梁平县的县令。”

“我想我们只要反正,为刘使君拿下邛都城,刘使君应该不会追究我们的罪责,或许还会殷勤款待我们。”

这名雍氏族人的话莆一说完,中军大帐内就有不少人附和了起来,这些人心中都生出了退缩之意,造反造到一半,不想继续造反下去了。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情况,一来雍氏本来居住在益州郡,起事之初在益州郡攻打滇池县,那时候日子红红火火,大家都没什么缩卵的想法,但现在大老远跑到越嶲郡邛都城,远途劳累不说,眼下更是坚守没有援兵的邛都城,实属一件折磨人心态的事情。

这二来,雍氏作为什邡侯雍齿的后人,虽然因罪迁徙到南中,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纯正的汉人,现在却是和越嶲郡夷王高远手下的夷人儿郎,一起聚集在这邛都城中,虽然大家目前有共同的强敌,但汉人和夷人相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这些日子来已经起了不少的摩擦,两方虽说还没达到势如水火的地步,但相看两厌是有的。

这不,雍氏现在将营垒立在城西,夷王高远将营垒立在城东,两座营垒之间隐晦的划了条界限,颇有泾渭分明的意思,以免闹出大的冲突,全然没有起初雍氏刚到达邛都城,两边军士杂处,初见时的友善。

雍勉看到帐中不少人出声附和那位欲图反正的族人,他的面色出现了些犹豫的神色,他内心在想,或许反正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决定。

只是作为族长的雍勉,不能这么草率的就下定决定,他还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路。

现在雍氏全族的安危系于他一人的身上,他必须深思熟虑后下决定,若是因为他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雍氏覆灭,那他就是雍氏千秋万代的罪人。

只见中军帐中,又有一人出列,附和那位欲图反正的族人,并给出了他的说辞:“族长,正如公子(雍闿)所言,夷王高远定然也看到了这封书信,因而,就算族长您怀有赤诚之心,不去做背叛盟誓的事情,但难免高远会生出别样的想法,怀疑我们雍氏的诚心,说不定夷王高远的营垒内,已经在点兵聚将,就等天亮发兵攻打我们。”

很快又有一人出列,附和道:“夷人狡诈凶悍,高远更是夷人中的佼佼者,不然也不能盘据邛都城多年,和高远这样的夷人打交道,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如今既然刘使君给我们机会,我们应当把握住,要是丢失了这个机会,只怕雍氏有覆灭的危机。”

又有一人出列道:“我们雍氏自大汉开国以来,一直传承至今,于今已经四百余年了,行事应该以稳妥为上策,不能因为一念之差,断了雍氏的传承。”

雍勉见众议如此,他点了点头,打算以族长的身份下达决定。

只是在他开口前,一道洪亮的声音响彻中军大帐,是雍闿,他开口了:“凡是言谈反正的人,都该杀。”

雍闿这话一出口,中军大帐立刻就安静了下来,帐内众人都目光讶异的看向雍闿,上首的雍勉也目光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家的儿子,对于雍闿的话,众人都有些震惊。

先是一句惊人的话,将帐内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后,雍闿对着雍勉道了一声‘父亲’,接着转向其他人说道:“诸君。”

他抬起手甩了甩手中的书信,凝重的说道:“这份书信是否出自刘璋的真心,我等尚未可知,其次若刘璋真想让我雍氏反正,作为内应,举邛都城降之,为何不派人私下和我雍氏沟通,反而大大咧咧的发射书信到城中四面八方,让夷人也捡到书信,这是唯恐夷王高远不知情。”

“刘璋小儿的行径如此,可见他不是出自真心,而是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并没有将我雍氏的存亡放在心上。”

雍闿对着欲图反正的一伙人反问道:“如此,我等能反正否?”

刚刚热火朝天,劝告雍勉反正的一伙人,这时候默然不语了起来,雍闿的话有几分的道理。

见到众人不语,雍闿继续说道:“就算这份书信是真的,但诸君可得细看,刘璋说赦免我雍氏罪责的条件,一是献出邛都城,二是供上夷王高远、高定父子的首级,这明摆着就是驱使我们去和高远厮杀,流干我们雍氏的血,刘璋好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南中。”

(本章完)

越嶲郡,邛都城。

位于越嶲郡城西的雍氏大营中,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般,可见虽是深夜,但雍氏核心人物都尚未入睡,还在中军大帐内讨论着军情形势。

只见眼下雍氏在讨论的事情,是关于一封书信,一封从邛都城外射到邛都城头上的书信。

“父亲,这是赤裸裸的离间计。”雍勉之子雍闿,在看完他手上这份射到邛都城头,被他雍氏部曲拾到的书信,头都还没抬起来,就对手上这份书信的性质给下了判定。

“孩儿问过守城的士卒,从城外射到城头的书信,不止一封,夷王高远的手下也拾取到了,刘璋小儿这是打算离间我们和高远,彼此间生出嫌隙,乃至于互相引兵攻伐,自相残杀,让邛都城不攻自破,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雍氏的族长雍勉点了点头,射入城内的这封用于离间的文书,上面的文字太过浅薄了,只要不是愚钝之人,一眼就可以看破刘璋这份文书的用意,纵使是愚钝之人,思索一段时间,也能猜出这封文书的用意。

未等雍勉开口,一名雍氏的族人开口了,不像雍闿称呼刘璋为小儿,他用起了对于州牧的称呼:“族长,刘使君在书信上说只要我雍氏反正,就赦免我雍氏的罪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听闻刘使君为人颇为宽宏,像是巴郡梁平县的县令盛道,先前被荆州别驾刘阖的煽动,起兵造逆,但是后面盛道反正,刘使君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反而继续让他担任梁平县的县令。”

“我想我们只要反正,为刘使君拿下邛都城,刘使君应该不会追究我们的罪责,或许还会殷勤款待我们。”

这名雍氏族人的话莆一说完,中军大帐内就有不少人附和了起来,这些人心中都生出了退缩之意,造反造到一半,不想继续造反下去了。

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情况,一来雍氏本来居住在益州郡,起事之初在益州郡攻打滇池县,那时候日子红红火火,大家都没什么缩卵的想法,但现在大老远跑到越嶲郡邛都城,远途劳累不说,眼下更是坚守没有援兵的邛都城,实属一件折磨人心态的事情。

这二来,雍氏作为什邡侯雍齿的后人,虽然因罪迁徙到南中,但不管怎么说也是纯正的汉人,现在却是和越嶲郡夷王高远手下的夷人儿郎,一起聚集在这邛都城中,虽然大家目前有共同的强敌,但汉人和夷人相处,生活方式不太一样,这些日子来已经起了不少的摩擦,两方虽说还没达到势如水火的地步,但相看两厌是有的。

这不,雍氏现在将营垒立在城西,夷王高远将营垒立在城东,两座营垒之间隐晦的划了条界限,颇有泾渭分明的意思,以免闹出大的冲突,全然没有起初雍氏刚到达邛都城,两边军士杂处,初见时的友善。

雍勉看到帐中不少人出声附和那位欲图反正的族人,他的面色出现了些犹豫的神色,他内心在想,或许反正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决定。

只是作为族长的雍勉,不能这么草率的就下定决定,他还要听听其他人的意见,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路。

现在雍氏全族的安危系于他一人的身上,他必须深思熟虑后下决定,若是因为他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雍氏覆灭,那他就是雍氏千秋万代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