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服丁晴芸改变立场,仅凭理性的讨论和逻辑的阐述是徒劳的。她对这些所谓的道理和逻辑置若罔闻,因为在她心中,它们无法撼动她的信念。并非束手无策。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去说服刘建国,借助他的权威和影响力,对丁晴芸施加必要的压力,进而使她放弃当前的立场,终止与张四狗的关系。这样,我们或许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常伟利,凭借着身为首长遗孀的身份和大管家的坚定支持,满怀信心地走向刘建国。她深信,凭借自己多年在业界的经验以及背后两位权威人士的鼎力相助,解决此事必定是手到擒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当她兴高采烈地致电刘建国的秘书,试图预约会面时,却遭到了对方坚决的回绝:“非常抱歉,首长目前无暇顾及此类事务,无法安排会面。”
这一回应,让常伟利深感意外,也让他意识到,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容易解决。
常伟利愣在了电话旁,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面子在刘建国那里竟然如此不值一提。他开始回想起与首长共事的岁月,与刘建国相处的日子,难道这些都不能成为他解决这件事的筹码吗?
他不甘就此止步,更不愿轻易放弃。鲜为人知的是,常伟利与刘建国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回溯往昔,刘建国曾是铁路局的临时工,凭借他英俊潇洒的外貌,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幽默风趣的性格,赢得了铁路局某位领导千金的青睐。这段关系使他一跃成为领导的乘龙快婿,从此他的人生如火箭般升腾,转正、提干,最终跻身铁路局领导层。然而,这段仕途的起点并不光彩,人们私下议论纷纷,认为他的官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
尤其是当他试图继续攀升,寻找更为强大的靠山,甚至不惜抛弃原配,迎娶新欢时,这一行为遭到了铁路局上下干部职工的强烈反对。他们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罢免了他的官职,将他贬为平民。在人生最低谷、最无助的时刻,他结识了常伟利。
常伟利老家就是刘建国所在铁路局的省份,那几年买票太难,就是他这个海里来的干部,想春节回天都买票也得找关系自己解决。因为首长有话,不能在外面打着他的旗号办私事儿。常伟利回天都有票,可是他老婆孩子的票要自己解决。经朋友牵线认识了刘建国。
此时的刘建国正是风箱里老鼠,到处受气的时候,认识海里来的干部,那是犹如见到钦差大臣一样的荣幸,买票是小事儿,招待好他们一家的吃住行才是正事。
刘建国跟在常伟利屁股后面,车辆保障,饮食安排。尽管他比常伟利大几岁,还是很客气的称常伟利为老兄。常伟利也不管那么多,仗着自己的身份和首长的地位,习惯了这种奉承。尽管常伟利没有给刘建国帮忙,但是,刘建国仗着几天保障常伟利的功劳,在铁路系统一阵狂吹,所有的人都以为他有后台,是海里的大人物。刘建国靠着这个狐假虎威的把戏逃过一劫,顺利调出单位,抛妻弃子,走上更高领导岗位。
常伟利认为有这层关系,刘建国肯定会卖自己面子,说不定会老友相见,热情有加,好好吃一顿,给自己以后进步铺个路子,找条出路。
他下定决心要去拜访刘建国。在此之前,常伟利已通过首长遗孀向刘建国表达了意愿。
周六,阳光洒满大地,常伟利身着整洁的西装,踏上了前往刘建国办公室的路途。他的步伐坚定,每一步都透露着对未来的期盼与决心。深知此次会面对他意义重大,他决心全力以赴。
刘建国的办公室位于市中心的高楼之中,窗外的高楼大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活力。常伟利走进大楼,穿过繁忙的走廊,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站在刘建国办公室门前,常伟利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衫,轻轻敲门。门内传来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请进。”
推门而入,刘建国正坐在办公桌后,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常伟利感受到一股压力,但迅速调整状态,微笑着向刘建国打招呼:“首长,您好。我是常伟利,曾是您生前的部下。”
刘建国抬起头,看着常伟利,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他平静而沉稳地说道:“我听说过你的事情。”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陌生感,仿佛两人从未有过交集。常伟利明白,刘建国或许已经忘记了自己,便不再提及过去的相识。
“你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是吗?”刘建国直截了当地问道。常伟利点头回应,随后详细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的处境和想法。他的话语中充满对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引起刘建国的重视和关爱。
刘建国静静地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待常伟利讲述完毕,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你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敬佩。我相信,只要你努力,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