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大案(1 / 2)

买活 御井烹香 2645 字 1个月前

“姑爷糊涂,糊涂啊!”

‘叔嫂苟合案’的报道,虽然还没有见诸报端,但在泉州民间已经激起了相当的反响——此案按照道理来说,实际上应该被命名为‘宋三撕毁信件案’,男女艳情的内容,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已,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有这样的事情牵扯其中,这案件在民间的命名那就是铁板钉钉,牵扯到其中的所有人几乎都没有好果子吃——

罪名重的那几个,现在还在羁押呢,目前只放回了两批人,第一批是宋三的家里人,还有他亲戚中所有从事吏目行业的,原也都被带走问话,又陆续被放回了,第一批,就是宋三招供出来,对他有所请托的狐朋狗友。

这些朋友,有些虽然也对宋三有所嘱托,但并未行贿,只是口头来往,按照宋三的交代,他也没有收到和他们有关的举报信,算是情节轻微的,因此也就被放了回来,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惹上了这样的事情,衙门又是一副要大办的样子,这些人不被治罪,已经是好的了,想要保住衙门里的职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没有开革,只是还在等待其余人的处置结果罢了,班是不能去上的,薪酬一天也只发十文,算是和长期病假、事假一个待遇。

若是一般的坎坷,那也就罢了,这样不名誉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然是十分严重的,这几人回家之后,每日见到的都是家中亲朋的愁眉泪目,其中更颇有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的,还要忍耻去丈人家认错,许上这个,许上那个,希望能把妻子接回家中,再续前缘——便是要因此更改婚书,也是情愿的。

在城中荷花巷子末尾的一座水泥小院子里,便正上演着这样的对话,“平日里我女儿可是提点过你,少和那些狐朋狗友来往?当时你是如何应的?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如今呢?这麻烦可不就是因你交友不慎而来?”

说话的正是这任一郎的岳丈韩老官人,他们两家做亲也有七八年了,结亲之时,是门当户对,等买活军入城以后,韩老官人因和宋玉亭、雷子重两家能攀上一些亲戚——他是开生药铺的,是以转圜得很快,专门做药材生意,而且还大力开辟荒田,指导买活军的田师傅培育药材,又体面,又实惠,不到半年功夫,水泥造的一层小楼就盖起来了。

任一郎这里,有岳父家的支持和提点,又和宋三郎叫好,知道读书的重要,便也侥幸考上衙门,做了吏目,原是要让他娘子也跟着考,但韩老官人的意思,生药这一行前途无量,因此便将女儿也叫了回去,让她做了生药铺的学徒,一面上课,一面跟在自己身边学习药材炮制,一日虽然只得一十五文,但有了基础在,将来若是考上专门学校,去云县读两年的药学,回来泉州这里,自然是前途无量,要在医院找个差使,不在话下。

虽然有这远景在,但韩娘子工资暂且不如丈夫,也不如其余媳妇儿们,这是实在的事情,她要上班,又不像从前一样,还得分担家务,算下来,她出门去,还不如在家呢,只是韩娘子性格很倔,又很听父亲的话,一定要去生药铺工作,又有衙门中的风言风语,说是夫妻一人都有正式工作比较能加分,任一郎这才没有说什么,只有时行动间难免带出从前的遗风,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前途在望,韩娘子有了闲空,帮着做做家务即可,倒不必过问他在外头的事,处处管束,叫人不快。

这宋三的事情,之前夫妇一人就起了口角——要知道,男女之间的事情,没有能完全瞒住的,只要有所来往,风言风语几乎无法避免。韩娘子听说了之后,便不许任一郎和宋三来往,认为这人,人品不正,早晚要闹出事情来,自家没的白惹了一身骚。韩官人也知道此事,便点任一郎道,“便说如今此事,可见得这宋三人品如何低劣了,你不过是玩笑间说了那样一句话,给了他钱没有,为这特意请他吃了饭没有?什么都没有,无凭无据,他也要攀咬了你来,真是个糟污下贱的棺材瓤子!”

说到这里,不由得顿了一下手中的拐杖,方才续道,“还有你,也是如此,如何就应下来了?就凭他一张嘴的事情,你若咬死了不认,岂不是安然无恙?被公人提去一审,不分青红皂白就应了下来,这样的胆魄,怎么能成事?”

虽然‘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这样的顺口溜还没有面世,但其中的道理是大家都懂得的,任一郎见堂屋帘子后,一双矫正鞋一闪,知道妻子已经站到帘子后,忙磕了几个头,先满口认了错,口称日后要请贤妻多教诲,自己一定听话云云,又小心翼翼地为宋三分辩道,“他倒也不是有意攀咬,只图自己脱罪,多数是受不得更士的百般手段,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已无有保留余地的能力了。”

韩老官人是个老成人,听女婿这一说,便动容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看了帘子一眼,隐有责怪之色,任一郎忙道,“岳丈放心,他们倒不曾刑讯逼供——”

若是任一郎在狱中受了折磨拷打,现下还要跪着请罪,这自然不合适,倘因此落了病根,两家便要成仇了。韩老官人听说,方才缓了神色,又忙问买活军讯问的手段,任一郎道,“小婿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入内之后,先被晾了大概两个多时辰,这期间耳朵里被塞了棉花,四周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十分安静,眼前也是一片黑暗,手被绑缚着,虽然眼前罩了袋子,虽想歇息一会儿,但不久便感到袋子外有两盏雪亮的灯照着,便是闭上眼也觉得炫目,只能竭力低头,如此也歇息不得。”

“过不了多久,心里便难受起来,只觉得耳朵里逐渐听得到心跳之声,又有血流的声音,震耳欲聋,几乎要将人逼疯,眼前也是幻觉丛生,此时只为了脱离这样的折磨,什么话都愿意说,因此,头套还没摘呢,只是耳朵里的棉花、嘴里的麻核刚被取下,便完全是有问必答,一切如实道来,再休说砌词狡辩,那时候他们问什么,便浑浑噩噩地跟着答什么,连把话说得囫囵通顺的能力都没有了!”

这样的审讯方式,众人也是闻所未闻,原在下首陪坐的大舅子也不由道,“这必定是六姐的神仙手段了!叫人想说谎都难,那宋三只怕更是尝遍了这般的滋味,完全如数交代,连那点子丑事都不敢隐瞒,只怕也是因此了。”

韩官人道,“这宋三虽然是罪有应得,但这样的手段未免也太过神乎其神了,这是姑爷的确有这样的事,倘确实没有,那又该如何呢?岂不又是屈打成招了吗?”

任一郎又忙解释:倒并非如此,当时他招供之后,还被反复多次询问了当天说话的时间,彼此的衣着,在场的人员等等,这一切都是要和其余人的口供对上的,倘若合不上的地方有许多,审讯便不能结束。因此所谓‘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做法,在这里并不适用,若是一味否认到底,和其余人的口供差异太大,毫无疑问那就是抗拒审讯,自然要从重处理,现在出不出得来,还不好说呢!

这一番解释下来,韩老官人也是火气尽去,叫他起身坐下说话,因叹道,“此后,你可知道厉害了?有些事,发作不在当时,不在眼下,在若干时日之后!你听那宋三卖弄自家权柄,也是眼热,便随意请托了几句,自以为无伤大雅——殊不知其中的厉害!百姓写来的检举信,那是国家公文,岂能有意损毁的?以买活军律法的严厉,他怕是没个好结果!当日你们聚会时,只顾着羡慕他,却如何没想到这一层去?买活军都入城四年了,还当自己活在敏朝呢?”

见任一郎面上变色,羞惭低头,韩老官人方才气平了些,呷了一口茶,摆手道,“罢、罢、罢!这也算是你的运道,你这性子,不能明晰变化,对局势茫然无知,秉性中尚还有一股轻浮之气,不晓得入了官场,便要谨慎小心,万般祸事都从口出的道理!你好在这一开始就吃了亏,从此绝迹仕途,倒也不错,若是真和那宋三混下去,将来事发时,只怕就不是革职而已,阖家都要受你的牵连,被送往矿山去挖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