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赶着被骗,他们真的没办法。
系好红绳,林小满忍不住臭美一番,果然女孩子不管在哪里都爱美。
“哥哥,好看吗?”
“好看!”林惊蛰嘿嘿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小满,那你啥时候再做一回叫花鸡?”
林小满:......
感情林.吃货.惊蛰一直惦记着叫花鸡的滋味呢?
“好吃啊?”林小满咬着牙,看着哥哥为了口吃的略带谄媚的脸庞,“要吃叫花鸡,得先把鸡杀了,你确定爹娘能让你一天杀一只鸡?”
一天一只鸡,就是放现代也不可能啊。
更何况昨天他们一连吃了两只叫花鸡。
把原本要给老屋的鸡一起吃了。
不怪他们,实在是叫花鸡太好吃的,比以往做的烤鸡都好吃。
软嫩多汁的鸡肉,那滋味吃了难以忘怀。
昨天爹爹也是气不顺,遇到好吃的,便化悲愤为食欲。
等他反应过来还有一只鸡要给爹娘时,一家人已经吃的只剩鸡骨头了。
就连鸡骨头都被林惊蛰啃得一干二净。
“那就过两天,我再抓一只。”
少年舔了舔唇角,似乎唇角上还带着叫花鸡的味道。
“好啊,到时候你可记得学,这样以后走南闯北想吃了,也能自己做。”
林惊蛰哼了哼,“才不要,我这辈子都要吃你做的叫花鸡。等以后你嫁人了,我就厚着脸皮多喊几声妹夫,天天到妹夫家蹭饭。”
林小满被他笑得有点蠢又有点无赖的样子逗笑了。
为了口吃的,哥哥真是什么想法都能冒出来。
不过,她说过要过上日日吃肉的日子,看来离大口吃肉大口吃米的日子还有好长一段距离。
她要继续努力才行。
既然叫花鸡得到全家一致好评,那叫花鸡是不是也能卖呢?
如今家里的鸡鸭主要是养着生蛋的,如果要做叫花鸡来卖,势必又要多养些鸡鸭。
现在鸡鸭几乎都是周全在管,等鸡鸭一多,又要叫人。
按照家里现在的情况,还不知道那个大官老爷会不会狮子开口要第三批、第四批腊肠,爹娘肯定不会同意。
哎,真是愁!
前有“豺狼”,后有“虎豹”,这日子活的真是憋屈。
刚系好红绳的喜悦一点点被冲散。
她看着林惊蛰,目光如炬。
不知道哥哥读书读的如何?
按现在的读书进度,读上个两三年,能中个童生吗?
如果哥哥也成了童生或秀才,是不是就没人欺负他们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老林家祖宗显灵,哥哥运气爆棚吊车尾中个举人呢......
想到这,林小满看林惊蛰的眼神越发炽热。
林惊蛰感觉后背凉飕飕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瓜,看着妹子越来越凑近的脸,吓了一跳,“小满,干啥这么看着我?”
林小满嘿嘿一笑。
她哪是看林惊蛰,她是在看未来的举人老爷!
“哥,你咋还在这杵着看热闹?今天书读了吗?该背的都背了吗?字练了吗?”
面对林小满的四连问,林惊蛰瞬间头昏脑涨。
小妹的灵魂拷问直逼天灵盖,林惊蛰看了她一眼,留下一句“我这就去”后,拔腿就跑。
——
嘉林县县衙。
“大人,小的赶去大义镇,那如意酒楼的东家和掌柜都不在,这银票......”
穿衙役制服的心腹拿着银票一脸为难。
甄县令盯着银票,眯着眼缓缓道:“那就等几日再送去,送去之前,让他们再送一千斤腊肠过来。哦对了,听说还有松花蛋,且让他们送两千个松花蛋来。”
“大人,这......”
心腹看着一副狐狸嘴脸的公子,忍不住为如意酒楼的少东家捏把汗。
也不知道公子要这么多腊肠作何用。
即便是用作京城甄府的年礼,前后两次已经有两千斤腊肠了。
“作甚?又不是不给银子,你为何这副这副表情?”
“公子,人家可不知道你会给银子。”
心腹把银子往桌上一放,“小的先退下了。”
一斤腊肠售价五十文,两千斤腊肠就是八十两银子。
对这些富商来说,往日里给县衙的孝敬怕是都不止这些。
怪不得那少东家提都没提银子两字。
想到这,甄县令脑子里自动浮现京城来信的内容,眉头紧锁。
——
几日后。
“佟掌柜,您可算是回来了。”小二见到风尘仆仆的佟掌柜就像是见到再生父母一般。
“什么天大的事咋咋呼呼的?”
“县太爷跟前的衙役又来过了。”
佟掌柜心里一咯噔,“说了什么?”
小二摇头,“听说您和少东家都不在,那衙役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佟掌柜皱眉,怕不是又要一千斤腊肠吧?
少东家刚准备运两千斤腊肠去蜀地,看来又要匀出一千斤给县令大人送去。
“行了,这两日那衙役肯定还会再跑一趟,赶紧忙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完,他顾不上疲乏,掉头往少东家住处赶去。
少东家听了佟掌柜的汇报,思忖片刻,一盏茶工夫,站起来吩咐道:“小六,备马,佟掌柜,还要劳烦您再跟我去趟上林村。”
“少东家,您一句话的事,真是折煞老朽了。”
半个多时辰后,一辆马车驶入上林村,停在林大江家门口。
上林村老小见到那熟悉的车饰已经见怪不怪。
林大江正巧在家,见久不露面的少东家来了,料想是有啥好消息带来,笑容满面地迎上去,“少东家,您来了!”
少东家浅浅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林大伯,进屋说。”
一众人围在林家新打的木桌边,林大江嘴巴张了又闭,闭了又张,最后什么话都没说,静静地等少东家开口。
林小满未上桌,拿出新买的茶盏,用秋天新做的桂花蜜泡水,端给众人。
少东家微抿一口,放下茶盏。
“林大伯,县令大人怕是还会派人来要腊肠,这么一来,我所需的货就不够了。”
林大江诧异:“少东家的意思是......还要招人多做些腊肠?”
“是。且不说县令大人要去的腊肠是否给钱,前些时日刚谈了一笔生意,一千五百斤腊肠需尽快运到蜀地。”
一千五百斤?
这......县令大人每次要一千斤,这么一算,就这两处就要两千五百斤了。
少东家见林大江惊诧地模样,便知他不明白其中缘由,解释道:“林大伯,县令大人要的腊肠你只管算我要去的。即便县令大人不要腊肠,我等在此处行商,也是要向县令大人送去投名状。换做真金白银,那就不是几十上百两银子能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