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扬州船坞(1 / 2)

永安船坞。

已经有三艘五牙战舰下水,正着手打造第四艘。

杨素组建了五千人的水军,每天进行训练。

从永安调派到扬州的造船工匠,官府已安排定居下来。

扬州总管尉迟顺接到小皇帝的诏令,全力配合这些工匠。

同时。

大量招募当地的造船工匠。

利用几个月的时间,打造出了当下最大的造船船坞。

组织所有工匠,研习小皇帝绘制的宝船图纸。

特别是用钢铁制作宝船龙骨,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技术。

宇文衍给他们的诏令是:

熟悉宝船结构,打磨造船技术,工艺。

经过数月的研究。

工匠们准备用长75米,宽35米的小型宝船练手。

虽说是小型,但比杨素在永安打造的五牙战舰还要大。

绝对是当下体格最为庞大的海船了。

从尉迟顺奏章可知,当下船坞的造船工匠已有上千人。

他们都是打造各式船只经验丰富的匠人。

对于朝廷想要打造的这种大海船亦是神往不已。

这是造船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是开创性的。

作为一名工匠,有可能因此青史留名。

所有造船手艺人做梦都不敢想的机会。

古代的工匠。

是真正具有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的匠人。

他们满怀一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伟大的工程计划中。

尉迟顺专门成立了一个后勤服务小组。

保证材料供应,以及工匠们的生活需要。

确保所有工匠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安心地进行工作。

他还想方设法地从长江以南招募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

因为南朝代表了当下造船技术的最高水平。

特别是先进的海船制造技术,使得南朝的海上贸易繁荣。

广州港每日进出的海船成千上万。

魏晋南北朝这数百年间。

北方动荡,战乱频繁。

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

经过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开发经营。

长江沿岸及江左三吴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同时。

也带动了南方商业活动的发展。

从这个时期开始,华夏的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

南朝的商业活动繁荣,海上贸易比较发达。

商税已经占据朝廷税收的六七成之多。

南朝的工匠对于“水密隔舱”技术也是拍案叫绝。

有了这项技术。

海船远洋航行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原本。

他们还对大周想要打造大海船的举动嗤之以鼻。

没想到却是自己格局小了。

有了这种技术。

就算没有他们,也一样能够把大海船制造出来。

有机会参与这种大海船的建造,是每一个造船工匠的荣耀。

这些工匠也不藏私了,全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生怕自己做得不好,失去这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另外。

他们呼朋唤友,更多的同行渡江而来。

随着越来越多南朝造船工匠加入,扬州造船坞的技术水平直线上升。

尉迟顺得益于他老爹的指导,在扬州总管的位置上做得风生水起。

对小皇帝推动的造船大业尤为重视。

父子二人都认为。

皇帝造海船,是为了出海歼灭叛军。

而杨氏叛党正好是从他们手中逃跑出海的。

心里对此一直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