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又有很多剧组打来电话,邀请他出演电视剧。
不过这次就没有什么好剧了,都是没听过的名字,陈麟风直接让梅姐都给拒了。
其实,业内已经有声音,怀疑他是不是文学道路走的太顺,已经不想在当演员了。
陈麟风只能让梅姐放出风,说这两年会暂停一段时间,等上大学的时候,还会再继续演员道路。
他也确实有点没时间,学校要上课,兼顾写那些非长篇小说,已经把时间占满了。
寒假出音乐专辑,暑假又要给秋季新书发售赶稿,还不时要接受一下媒体采访,根本空不出时间,所以只能暂停演戏业务。
还好,他本身也就不打算在上大学之前继续演戏了。
童年有一两个经典角色打开知名度就可以了,演的太多,给观众留下印象太深,容易成年以后拍的戏,让人产生违和感。
所以这样正好。
到八月底,他顺利写完小说。
陈母按着习惯,做第一个读者。
她这次的阅读体验与以前完全不同,之前的两本小说,要么是得动脑子看的智斗文,要么就是写战斗,她都不怎么看的进去。
“这次的书写得好,很好看!”陈母也说不出哪好,只觉得看完心里很温暖,觉得身心都被治愈了。
过了一会,梅姐看完了手里的复印稿。
“这本书的风格和以前完全不同,文笔变得成熟了一些,小风,你进步了呀。”
这只能说明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名家比还是有些差距,陈麟风有些郁闷的想。
不过也还好,看她们两人的反应,差距没有特别明显。
这次边写边改的过程中,他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到下次再写,文笔上,也许就看不出多少差距了。
萌芽的郑玉玲也感受到了新书的不一样。
她和同事们在编辑沟通会上,交流着这次的阅读感受。
“这本书延续了小风一贯的特点,题材新颖,情节设置精巧,但这次却多了细腻的情感描绘,还有愈加成熟的文笔。”
“是啊,真是后生可畏,这才不过是他第三本长篇小说。”
一旁喝着茶的老王丝毫不感觉奇怪,“这种事情我见多了,一般成名的作家到第三本书,也该走向成熟了。”
他拿起桌子上的扇子,惬意的摇了摇,“前两本小说能那么火,完全得益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是天赋,一般人学不来。”
“而这一本,就更多的是,展现他的写作功力了,虽然也有新颖的故事设定,但更让人欣赏的,还是后半段,真相显露后自然而然的让人内心振动,更显功力。”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他这本书有些像霓虹小说的风格,都是从细微处着手,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太正常不过了,”郑玉玲作为陈麟风的责编,十分了解他的情况,“你是不知道小风看了多少书。”
她描述了一下陈麟风家的情形,“整整三个顶着天花板的大书架,全都是他看过的书,各国的都有,霓虹的作品肯定也不在少数,以他的记忆力,估计都记下了。”
“这就不奇怪了,人家有天赋又够努力,还肯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写出什么作品都不意外。”
“是啊,有才能又上进,这种天才,真是让普通人绝望啊。”
这时朱桂明推门进来,“陈麟风的新稿已经发过来,就别在这儿聊了,这就是之后咱们编辑室的重点工作,赶快各忙各的去。”
一众编辑做鸟兽散,老王跟在后面,慢腾腾的把自己的茶杯和扇子收起来。
“郑玉玲,你留一下。”
“是,主编。”本已起身的郑玉玲又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