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个人的狗真的是很难隐藏得住?
为了这一场话剧的公演。
担心江海忘记,萧琳瑜师姐还特意提前三天告诉江海:
“《窦娥冤》首轮公演,在周五下午五点钟,这次公演很重要,有很多话剧领域的权威都会在,你千万不要迟到”
谁料,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墨菲定律,你越是担心什么它就越是来什么。
哪怕是提前三天告诉江海这个讯息,他照样敢迟到,并且还属于是迟到得彻底?
我这面儿,话剧舞台都已经快开始了,你那边儿才刚出门?
判完刑想起来找律师了?
高考完你想起来复习了?
看着江海给自己发送过来的那条讯息:
“我到学校门口了”
饶是脾气一向佛系的萧琳瑜也不禁被江海气的有些无语:
“真有你的.”
坦白说,记错时间这种事情,江海作为当事人的确是有着一部分的责任。
但抛开事实不谈。
同为江海搭档的萧琳瑜师姐,难道就真的没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责任了吗?
你要是提前三个小时再提醒我一次,那我会迟到吗?
你要是在观众入场之前,就提前给我打一记不要迟到的预防针,那我现在是不是已经都到现场了?
“抛开事实不谈?”
面对江海这突如其来的一记重拳。
饶是萧琳瑜是個女生,她也有些招架不住:
“行了,别扯这些没用的了,你还是赶快过来吧.”
放眼国内,其实话剧属于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表演形式?
通俗一点来说,它有点像电影但和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又有所不同。
虽然同样都是坐在台下观影。
但电影,是属于放映,是一种影像传播制品。
而话剧,是属于演出,是一种实打实的舞台现场。
换言之——
话剧的艺术属性要比电影更强!
在戏剧领域,我国有不少文学作家都是创作话剧剧本的一把好手,其中比较出名的一批话剧创作者就包括:老舍、曹禺、郭沫若、胡适、田汉等等诸如此类.
其实观影话剧,的确存在一定的门槛?
比较直观的一个门槛就是观众的文化素养。
如果不是对精神层面有所追求的高级知识分子,应该很少有人会关注话剧这种东西?
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存在【剧院】这种建筑,对于小城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哪怕就是他们想观影一场话剧,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那可能压根都找不到看剧的地方?
除却个人文化素养以及剧院场所这些硬性条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之影响话剧的推广——
那就是票价!
相较于三四十块一场的电影,想要观看一场完整的话剧,动辄就是三四百。
现如今,国内有关于话剧票价的定价,普遍是在两百到四百之间。
对于一位打工族,普通老百姓来说,在工作休闲之余——
伱是愿意掏三四十块去电影院看一场酣畅淋漓的动作大片。
还是愿意忍痛花费一两天的工资,掏出三四百去观影一场表演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舞台话剧?
这结果,可能就显而易见?
也正是基于观影话剧的硬性要求,在抵达【澄海大剧院】之际,这一路上——
江海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莺莺燕燕。
你不能说观影话剧的观众都很有钱。
你只能说,喜欢舞台表演形式,并且一个月要看三四次话剧的这一批观众,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
可能并没有那么缺钱?
澄海大剧院,大堂入口。
江海嘴里叼了根烟,从出租车上下来,朝着驾驶座位喊了一声:
“谢谢了师傅~”
遇到事情不要慌,掏出手机先刷个朋友圈,迟到一分钟也是迟,迟到半小时也是迟。
反正都迟到,那不如索性多迟点?
秉持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生态度。
江海从出租车上下来,并没有着急忙慌开始往【澄海大剧院】里赶路,而是停在在路边,默默抽起了烟。
扫视着周遭人来人往的景象,江海缓缓从嘴里吐出一口浓稠的烟雾:
“爽”
虽然迟到,但江海心里清楚,这《窦娥冤》舞台首映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
虽然他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剧本的创作者不假,但有关于排练的事,全权都是交由萧琳瑜师姐负责。
其实他来不来这【澄海大剧院】,《感天动地窦娥冤》照样可以开演,萧琳瑜之所以通知他务必要到场的原因.
可能更多是想要有仪式感一点?
澄海大剧院,是澄海市的名建筑,一般时间不对外开放。
只有在周五,休息日,以及场内有话剧、戏剧、歌舞剧这之类的舞台表演时,才会允许购票观众凭票入场。
这剧院场内,分为大剧场,中剧场,小剧场三个表演厅。
江海主创《感天动地窦娥冤》话剧,就是在小剧场里开演。
至于其他两个表演厅?
江海站在门口瞅了一眼报幕——
中剧场里主演的是歌舞剧《白天鹅》
大剧场里主演的是话剧《茶馆》
也正是得益于这两部超高人气的《茶馆》和《天鹅湖》,吸引了不少观众在下午七点这个时间,来到【澄海大剧院】。
根据报幕上的入场数据显示——
大剧场里,老舍话剧《茶馆》的上座率达到了惊人的80%。
中剧场里,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上座率尽管个不敌《茶馆》,但也达到了惊人的70%。
一般来说,针对话剧和歌舞剧这种表演形式,正常演出——
能达到60%以上的上座率,就算是优秀。
能达到65%以上的上座率,就属于是特别优秀。
不管是话剧还是歌剧,但凡是能达到70%以上上座率的,都属于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不管是曹禺先生的《雷雨》,又或者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再或者《戏台》《白鹿原》这种能报的上名号的经典话剧,因为展出之后的口碑效应好,通过量的积累带来质的提高,收获了一批稳定的粉丝与观众。
这就导致,这些经典话剧的上座率,普遍偏高。
反观一些没有什么名气,并且剧本质量参差不齐的新兴话剧,就诸如类似于江海创作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尽管,都已经是特意邀请了一批高校教授前来观看。
可即便如此,它的上座率甚至都没有达到40%?
一个可容纳两百人的小剧场,上座率不到40%,这就代表着《窦娥冤》的舞台首次公演甚至连一百个观众都没能凑出来?
江海站在门口默默幻想着:
“这首映场,这是不是有点儿过于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