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道 “勤之,如今亲眼看过家里的情况,你也可以安心了。以后,就踏踏实实的在书院跟着夫子读书吧。”刘珩又看向王有路笑道。 “是!学生必定拼尽全力,"> 合道 “勤之,如今亲眼看过家里的情况,你也可以安心了。以后,就踏踏实实的在书院跟着夫子读书吧。”刘珩又看向王有路笑道。 “是!学生必定拼尽全力,">

第381章 大治之世(1 / 2)

“哈哈,什么输了。”刘珩大笑着摇摇头,“若是以后这天下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那谁又是输家?”

朱熹微微一愣,随即大笑道:“是,都是赢家!” 合道

“勤之,如今亲眼看过家里的情况,你也可以安心了。以后,就踏踏实实的在书院跟着夫子读书吧。”刘珩又看向王有路笑道。

“是!学生必定拼尽全力,不负夫子厚望!”王有路拱手应道。

王父、王母这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好像真是主事儿的!

王父有些尴尬的戳了戳王母。

王母瞪了王父一眼,却还是脸上表情一变,讨好的看向刘珩道:“这位大人,您可要说话算话啊!我家这大儿子,绝对是块读书的料!那算命的都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哩!”

“早说了,我们爷说话,好使!”关健鼻孔都要上天一般,高高仰起头。

谢绝了王父、王母留饭的邀请后,刘珩与朱熹带着关健、薛贵等人先行离开。

回晋阳的马车上,朱熹还是忍不住连连感慨。

“难道老夫此生,还有望看到尧舜之治?”

刘珩在一旁听了摇摇头道:“祖父还是太乐观了,若只是单纯的粮食增产,也未必是好事。”

朱熹这才控制住激动的心情,冷静思考起来。

“殿下是担心,世家大族会反对此神物?”朱熹思索道,“若是农民都能轻松养活家人,世家大族又如何兼并土地?”

刘珩笑道:“孤手中数十万大军,如何会怕世家大族反对?”

朱婉儿作为刘珩正妻,朱家早已与刘珩深深地捆绑在一起。

因此刘珩并不担心在朱熹面前表露自己的野心。

相反,他的很多行为都需要朱熹这样名满天下的大儒,来为他辩经。

薛贵听了刘珩的话,当即表忠心道:“谁敢不听殿下的话,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贵马上将其头颅砍下,给殿下当夜壶用。”

朱熹不去理会薛贵的浑话,不解道:“那殿下又何虑之有?百姓皆可自给自足,则世家大族将日渐式微,长此以往,必是亘古未有的大治之世!”

刘珩看向朱熹问道:“祖父可知,为何大汉一千四百年来,每隔两三百年,便要天下大乱一次?”

“天下一统之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最终流民遍地,叛乱四起!”朱熹自然是心知肚明,“非大乱不足以重新划分土地,削减人口。”

说罢,朱熹立马便反应过来刘珩的意思。

“殿下是担心,粮食增产之后,人口暴增,碰上灾年,土地兼并依旧如故,流民数量却会翻倍?”朱熹问道。

“正是如此。”刘珩颔首道,“粮食不够,未尝不是一种节流。化肥一出,节流已无可能,那就只能考虑开源了。”

朱熹摇摇头道:“汉地之外,天下再无适宜耕种之地,如何开源?”

“现在不适宜,不代表以后不适宜。在有化肥之前,祖父又何曾想过,这世上能有此神物呢?”刘珩反问道。

朱熹愣了一下,随即大笑。

“殿下这么一说,老夫倒真想抽时间了解下,这名为化肥的神物,是如何制出来的。”朱熹好奇道。

刘珩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那恐怕祖父,要从算学学起了。”

“罢了。”朱熹摆摆手,“老夫年纪大了,怕是没那么多精力钻研算学。只望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塞北也遍是良田。”

“孤尽力而为。”刘珩颔首道。

当然,刘珩知道朱熹说的塞北都是良田,根本就不现实。

不过为了能让朱熹支持自己后续的改革措施,画个饼也未尝不可。

“有老夫能帮上忙的地方,殿下但说无妨。”朱熹拱手道。

刘珩笑道:“祖父放心,如果有需要,孤一定不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