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游医郑注的逆天之旅(4)甘露之变,一切皆成空幻(2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864 字 26天前

抬着文宗的几个宦官,躲避着人群疯狂奔跑。即将进入宣政门时,李训仍紧紧跟在旁边,死抓着乘舆边沿不放手。

文宗被这突然而至的混乱场面吓昏了头,不断喝令李训撒手。

一名宦官跑来,狠狠给了李训一拳,将他打倒在地。乘舆终于抬进宣政门,守在门口的宦官立刻紧闭大门,众阉山呼万岁!

李训知道大事已去,化装逃出宫门。

等候在含元殿的百官听到了喧哗,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个个惊惶退出。

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返回中书省等待文宗召见,两省官员询问宰相何事,他们都说:“不知何事,你们先行自便。”

这时,仇士良等已经得知文宗参与此事,指着文宗一顿臭骂,文宗既惭且惧闭口不言。

仇士良命令神策左、右军副使刘泰伦、魏仲卿,各率五百神策军,自内宫冲出讨伐叛党。

一千名装备精良的将士如狼似虎般逢人便杀,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以及金吾卫、吏卒等千余人争先恐后向外逃离,宫门却被紧闭起来,没来得及逃出的六百余人被当场格杀。

神策军分兵把守城门,逐司搜捕叛党,又有千余军民被杀,横尸街头惨不忍睹。各司存放的印章、图册、器具等均被洗劫一空。

宰相舒元舆换装乘马,逃至安化门被抓。

京兆尹罗立言在太平里被抓。

宰相王涯步行至永昌里,被神策军所获,带入左军审讯。军士给他戴上沉重枷锁,他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实在耐不住折磨,自称与李训图谋不轨,欲图刺杀文宗,拥立郑注为帝。

户部尚书兼河东节度使王璠逃回自家府邸,发动家兵自卫。神策军紧随而至,高声喊道:“王涯谋反,鱼护军派我等向您致意,准备起用您为宰相。”

王璠大喜,令人打开府门,神策军一拥而上将他擒获。王璠这才知道受骗,哭泣着被军士裹挟到了左军。

见到角落里披头散发的王涯,他悲戚的说:“你自己谋反,为什么把我牵连进来?”

王涯说:“当初你作京兆尹时,如果不把计划泄露给王守澄,怎么会有今天!”王璠羞愧难当,低头不语。

神策军打着搜捕叛党的旗号,继续在城中大肆抢掠,滥杀无辜,城里不良人也借机杀人剽掠,整个长安尘埃蔽天惨叫连连,浑如人间地狱。

十一月二十二日,事发第二天!

百官照例入朝!

直至日出时分宫门才开,禁军将士持刀站立两旁。因无宰相值守,百官队形散乱毫无秩序。

文宗问:“宰相为何不来!”

仇士良冷冷道:“王涯等意图谋反,已被关入狱中。”

随后把王涯亲笔写就的认罪书,交给左、右仆射令狐楚、郑覃,让他们呈给文宗。

文宗看后悲愤难忍,颤声问:“这是王涯所写?”

仇士良道:“是的!”

文宗说:“如果这样,那他们罪不容诛!”

下令让令狐楚、郑覃留宿中书,参决机务,由令狐楚起草治罪诏书。

此时,坊间抢夺伤人仍未平息。仇士良也知再乱下去容易诱发事端,责令左、右神策军将领杨镇、靳遂良各率五百人驻守交通要道,击鼓示警。接连处死了十余人,城中秩序才告恢复。

十一月二十三日,事发第三天!

逃出城外的宰相贾餗,自感无处可去,骑驴返回兴安门自首。

御史中丞李孝本单骑逃往凤翔,在咸阳城西被捉。

李训投靠终南山僧人宗密,宗密让他剃光头发躲起来,其他僧人害怕受到牵连,拒不同意。李训只得离开,在逃奔凤翔途中,被周至镇遏使宋楚所擒,将其斩首后送交京城。

至此,李训一党除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暂未捕获,其余全部落网!

十一月二十四日,事发第四天!

因四位宰相全部参与叛乱,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郑覃、户部侍郎李石为相!

当天,神策军发兵六百,用长槊挑着李训的首级,将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以及户部尚书王璠、京兆尹罗立言、大理卿郭行馀、御史中丞李孝本关入囚车,在东西两市游街。

之后,押往宗庙前独柳树下,当着一众文武百官的面腰斩处死,枭首悬于兴安门示众,其亲属不论亲疏远近一并处死。

这棵独柳树,曾见证过淮西叛藩吴元济被斩首的高光时刻。面对此情此景,不知长眠地下的大唐诸帝作何感想!

北风咽,西风烈,一千六百人的冤魂经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