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战后商讨(2 / 2)

沿途撒落的纸钱如同冬日的初雪,将大地染成一片苍白,也铺就了一条通往永恒安宁的道路。

镇河堡战死的一百多军民,被集体安葬在釜山脚下的向阳坡地上,那里将成为他们永恒的归宿。

与此同时,另一块同样向阳的坡地上,也安息着数百名在战斗中无辜丧生的妇孺百姓。

两座新立的祠庙——一座为阵亡将士而建,一座为义民而立,它们将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英灵,也见证了镇河堡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安葬祭祀的庄严时刻,林啸站在人群中央,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林啸在此承诺,所有战死军民分下的田地,将继续由他们的家人拥有。

对于那些家中缺乏劳力的,军队将组织人手代为耕种。

此外,每户战死军士的人家将获得十两银子的抚恤金,并每月从镇河堡领取五斗米的月粮口食。

受伤退役的军士们也将得到相应的抚恤与帮助。”

林啸的承诺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每一个受伤的心灵。

那些伤亡将士的家属们感激涕零,他们知道,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有人愿意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而那些还活着的军民们,则更加坚定了跟随林啸、保卫家园的决心。

千户官厅内,

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疲惫而又坚毅的脸庞。

郑安远手执地图,眉头紧锁,对林啸提出了重建镇河堡的难题:“大人,眼下我镇河堡境内,除却镇河堡与耀堡尚存,其余军堡屯堡皆已成废墟,若欲重建,所需人力物力非同小可,大人意下如何?”

林啸轻抚着下巴,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利弊。

“修城建堡,虽可一时安宁,却非长久之计。

历次战火,无不证明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抵挡敌人铁蹄。

不若将这些资源转而用于军士操练,强化野战能力,让清兵闻风丧胆,不敢再犯我境。

如此,方为上策。”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

经过连日激战,

他们对清兵的恐惧已大大减弱,

取而代之的是对自家军队野外作战能力的信心倍增。

“大人所言极是,与其费心劳力修建易毁之城,不如着力提升军力,确保一方安宁。”刘定边大声附和,厅内随即响起一片赞同之声。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决定不再重建那些废弃的屯堡军堡,

转而沿着新旧两堡的北面城墙修建营房,以供军户居住。

新营房的设计简约实用,周边仅以低矮围墙环绕,既节省了资源,又便于快速响应外部威胁。

话题一转,林啸又询问起后勤官马昌关于人口与资源的情况。

马昌细细汇报,提到因清军侵扰,镇河堡人口锐减,但幸得近日解救的妇孺加入,人口稍有回升,目前一万七千人口,男女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