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后,果然病重不起。
字幕:西元三四九年,晋永和五年四月初九日。
后赵皇帝石虎病笃,于是遗命:彭城王石遵为大将军,镇守关右;燕王石斌为丞相,总领尚书职事;张豺为镇卫大将军、领军将军、吏部尚书。
三臣并受遗诏,辅佐朝政。刘皇后恐石斌不利太子,遂矫诏免其官职,使归府第。
石遵在幽州闻天子病危,还归邺城问疾,刘后又诈为诏敕,令于朝堂受封遣之,石遵遂不得亲见石虎,望宫门涕泣而去。
四月二十三日,石虎坐于西阁,令传燕王石斌进宫。左右皆是刘后心腹,便不奉命。
石虎遂死,终年五十五岁。
张豺奉刘后之命,派张雄假传诏令,诬石斌以不孝之罪,收而杀之。
刘氏又假传诏令,任命张豺为太保、都督中外诸军,总管尚书,如霍光辅政故事。
侍中徐统闻变叹道:祸乱将临,我不必参与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盛服而坐,服毒自杀身亡。
张豺扶太子石世即位,遵刘氏为太后,临朝称制。石虎被安葬显陵,上庙号为太祖。
石遵归于河西,闻说父亲已崩,石世继位且杀石斌,于是朝夕痛哭,欲报此仇。
字幕:石遵,字大祗,乃赵武帝石虎第九子,生母郑樱桃。
姚弋仲、蒲洪及冉闵等讨灭梁犊还军,遇石遵于季城,诉说刘后称制、张豺当权之事。
冉闵大怒道:殿下长而且贤,陛下在时便有传嗣之意,至病中愍惑,为张豺所误。今殿下若声讨张豺之罪,率我等部军鼓行而伐之,国中谁不开门倒戈,以迎殿下者!
石遵喜道:果若大事能成,孤必以汝为太弟,承我大嗣。
冉闵慨然允诺,遂与姚弋仲等率众还邺,沿途称暴张豺之罪。至于城下,方欲下令攻打之时,城中故旧羯士皆开门出降,来迎石遵。
张豺不敢抵抗,随众惶怖出迎,石遵立命执拿。
遂擐甲耀兵进城,升于前殿,重新为石虎发丧,哭号尽哀,命斩张豺于市,诛其三族。
冉闵等即逼勒太后刘氏,诏命石遵嗣位,降石世为谯王,废刘后为太妃,其后将其母子皆暗杀之。
石遵既登帝位,司空李农前来归附谢罪,石遵命其官复原位。
于是下诏:尊母郑氏为皇太后,立妃张氏为皇后,立燕王石斌子石衍为皇太子。以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武兴公石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
赵帝分封已毕,当夜邺都城中暴风拔树,震雷不已,雨雹大如盂升。太武、晖华等宫殿,皆为冰雹打破毁坏,灾及诸门观阁,荡然无余,金石皆塌。
石遵见天象叠变而大惧,于是诏命诸郡,大赦天下。
沛王石冲镇守蓟州,闻石遵弑杀太后及太子石世自立,对其臣僚说道:石世秉承先帝旨意继位,却为石遵废杀,世间再无罪大过于此者!宜令内外戒备,孤当亲自征讨之!
于是留宁北将军沭坚守幽州,亲领五万兵自蓟城南下,并将讨伐石遵檄文传递燕、赵之地。石冲每到一地,从者皆云集而来,抵达常山时众达十万有余。
石冲驻扎苑乡,见到石遵大赦诏书,忽又回心转意,转对部将说道:石世、石遵皆我弟也,死者无法复生,何至再互相残杀!吾其返归。
部将陈暹谏道:彭城王石遵杀君夺位,自立为帝,罪大恶极。虽殿下欲挥旗北返,然我等将继续南进。待平定京师,擒彭城王,再恭迎殿下大驾可也。
石冲闻此,复又改变主意,于是继续挥师前进。
石遵闻之,派王擢寄书劝说石冲回兵,石冲不听。石遵见此无奈,于是诏命石闵引兵十万,来讨石冲。
两军遇于蓟州之西五十里平棘,列阵交锋。冉闵追及入阵,在元氏县擒拿石冲于马上,就地斩之。蓟州军大溃,降者三万余众。
冉闵令将蓟州降卒坑杀,引军得胜而回,入见石遵:石冲已被某斩之,蓟幽二州定矣。而蒲洪乃当世人杰,今镇关中,恐其造反,则秦雍之地,非复为国家所有,宜急图之。
石遵听从冉闵之谏,于是下诏:令罢蒲洪秦、雍二州都督之职。
蒲洪大怒,领其家属部曲数万户私归枋头,遣人具表入建康降晋,欲求内附为藩。
褚太后与众臣议而许之,便令蒲洪及其氐族诸部散居枋头,以为晋国北部屏藩。
画外音:枋头又名枋堰,古为冀、豫二州交界之地,乃是黄河北岸重镇。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旧址便位于前枋城村。枋头本是晋、赵两国门户,只因赵主听信冉闵之言,自撤西藩,至令蒲洪一怒之下率部族数万户自关中徙此,却又逼其转奉晋室为主,则邺都南门就此洞开。后赵之亡,亦于此发乎其端,无药可救。
字幕:晋穆帝永和三年,东晋王朝占领巴蜀,正式与西方拜占廷建交。
自蒲洪举秦、雍诸羌之众以降晋室,后赵扬州刺史王浃亦举淮南全境投降东晋。朝廷准纳其降,遂遣西中郎将陈逵进兵占据寿春。
征北将军褚裒请表北伐,朝廷许之,令其率军讨伐石遵,直指泗口,到达下邳。
桓温亦闻石虎已死,赵国大乱,自率众十万出屯安陆,分遣诸将经营北方。
当时朝议,皆以为褚裒身份贵重,不宜孤军深入,宜先遣偏师北进。
褚裒上表进言:臣前已遣前锋王颐之等引兵径造彭城,后又遣督护糜嶷进据下邳,二军皆进于淮北,今宜大军速发,以成北进声势。
朝廷准奏,遂加褚裒为大征讨、大都督,使其率众五万,直趋彭城。
中原士民听闻王师北渡,以为当年祖逖再生,乃群情振奋,每日前来降附者数以千计。消息传至建康,朝野群臣大悦,皆以为中原指日可复,互为庆贺。
惟蔡谟谓其部将道:胡人若灭,诚为国之大庆,然恐复贻朝廷之忧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部将惊问:却为何故?
蔡谟答道:夫能顺天乘时,济苍生于艰难者,乃上等英雄方能为也,其余则莫若度德量力。某观今日之事,殆非时贤所能及之,必将经营分表,疲民以逞。既而才略见疏不能副心,财殚力竭,智勇俱困,安得不忧及朝廷耶!
诸将大悟,皆以为然。
鲁郡之民时闻王师北渡,有五百余家起兵附晋,遣人求援于褚裒。褚裒应其求援,遂使部将王龛率骁骑五千,前往迎之。
赵主石遵闻闻晋兵渡淮扰境,遂任司空李农为南讨大都督,领二万骑兵前往抵抗。
兵至代陂,遇王龛前锋之军,两下对圆交锋。晋兵大败,王龛被杀,几乎片甲不还。
褚裒闻说王龛全军覆没,以为大军不能前进,只得退守广陵。
陈逵闻说褚裒兵退,深恐独力难支,亦尽焚寿春积聚财物,毁城遁还淮南。
于是褚裒复引军还镇京口,自请解除征讨都督之职。
当时河北大乱,赵国之民二十余万口渡河欲来归附王师,却逢褚裒已引军退还江南,遂威势不振,皆不能自救,被李农杀略殆尽。晋室本以为一派形势大好,至此又化云烟。
后赵乐平王石苞当时镇守长安,见东晋伐赵,趁机谋划率领关中兵众攻打邺城。
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人竭力劝谏,石苞大怒,杀石光等一百多人。
石苞生性贪婪但无谋略,雍州豪门之士皆知其将一事无成,于是遣使禀报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使其率众前赴雍州,光复关中。
司马勋遂从其请,率兵出于骆谷,攻破赵国长城守兵,筑长壁于悬钩,隔长安二百余里,西向讨伐石苞。又派治中刘焕攻打长安,杀京兆太守刘秀离,攻克贺城。
三辅豪杰之士闻晋师西来,大都杀掉郡守县令官吏,以响应司马勋。
此时司马勋共有三十多座营垒,五万兵众,雍州大震。石苞于是放弃攻打邺城图谋,遣部将麻秋、姚国等统兵抵抗司马勋。
石遵即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二万精骑西进,以讨伐司马勋为名,实则讨伐石苞。
王朗引兵过东平,趁石苞不备,顺势驰入中营,劫持石苞,送至邺城。赵帝石遵念及亲情,遂复赦之。
司马勋手下兵力不足,由于害怕王朗精锐骑兵,不敢继续前进。十月,司马勋放弃悬钩,攻克宛城,杀死后赵南阳太守袁景后还于梁州。
于是河洛大扰,关中不宁,后赵南境岌岌可危。
外患未除,内忧复起。当初赵主石遵在李城起兵,曾对冉闵许以事成之后立其为嗣,后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引以为恨。
冉闵自谓英勇善战,功高盖世,眼下既总揽内外兵权,为安抚手下将士,遂奏请皆令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石遵虽从其奏,但令题记诸将姓名,品评善恶,加以贬抑,于是诸将尽皆怨恨。
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进言石遵:应渐夺冉闵兵权,免其坐大。
其事却为冉闵所知,越发心怀不满。孟准等人于是密奏石遵,建议将冉闵谫杀。
永和五年十一月,赵都邺城。
赵帝石遵召义阳王石鉴及乐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入宫,面见郑太后。
太后:诸儿入宫,所为何事?
石遵:石闵不忠,迹象已显,我欲杀之。母后及公等以为如何?
石鉴等人皆道:应当如此!
郑太后却道:当初陛下于李城起兵之时,若无石闵,岂有今日?石闵国之所赖,更兼未闻过恶,虽居功自傲,宜有所宽纵,何杀之耶?若无故杀之,晋、燕则必来犯境也。
石遵闻言,犹豫不决。
石鉴见太后不允,借口更衣外出,遣宦官杨环出宫,反将皇帝众议之事告诉冉闵。
冉闵闻讯,勃然大怒道:我以德立汝为君,今反欲以怨报我耶!
于是使人请司空李农入府,与其密议道:今主上无道,召义阳王等入宫,议欲诛杀我二人,义阳王乘间而出,遣人前来报我。故请公前来商议,欲废此昏君,望公助我。
李农沉吟道: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可深信?尚容某试问实情再议。
说毕便要告辞。周闵此时焉肯放他出府?遂使从人软款拘留,不令出府。
于是李农无奈,只得与冉闵同谋;复将右卫将军王基召至密谋,派将军苏彦、周成率甲士三千人,擒皇帝石遵于南台如意观。
苏彦、周成于是举兵入宫,见石遵正与姬妾下棋。
石遵见甲士入门,便知大事不妙,却故作镇定,乃问周成:造反者谁?
周成撒谎答道:义阳王欲为天子。
石遵投掷棋子入匣,说道:孤尚如此,石鉴又能支撑何久!
周成不答,就在琨华殿弑杀石遵,并杀郑太后、张皇后、太子石衍、孟准、王鸾及上光禄张斐。石遵自登基至死,共在位一百八十三天。
闻说皇帝已死,李农与冉闵便率百官入殿,共推义阳王石鉴即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石鉴登基,遂以李农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冉闵为大将军,总督中外诸军事。
赵国由此大乱,流民相率西归,欲归故乡并州。路经枋头,因闻蒲洪引部曲居住于此,于是皆入城,共推蒲洪为王。
蒲洪忽得赵国流民来归,一下子众至十数万,威名大振。
蒲洪子蒲健正在邺城,此时也投奔枋头,归于其父。
赵帝石鉴闻报不安,遂与百官商议,准纳司空李农之谏,遣使拜蒲洪为征西大将军、雍州牧、领秦州刺史,使其往归镇所。
蒲洪大怒道:彼乃羯胡,我乃氐胡;彼能为帝,我不能自为天子耶!
于是驱回赵使,便起造反之心。
晋永和五年十二月,京口府衙。
褚裒屡伐赵国不克,损折兵将颇众,还至京口,闷闷不乐。闲坐衙中,每闻城中家家夜哭,便问左右:满城男女泣号连天,却为何故?
左右答道:此皆代陂死亡将士家属,号哭子父兄弟,且未得抚恤,官府不能禁之。
褚裒听罢悲愤不已,大叫数声,吐血盈斗,发疾而卒。
僚佐奏闻朝廷,褚后哭之不已,因令厚葬,使荀羡代理徐、兖二州军事。
荀羡时年二十八岁,中兴诸侯方伯之中,未有如其当时如此年少者。
永和六年闰正月,东晋朝廷诏授蒲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又任命其子蒲健为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
蒲洪父子拜受晋室之命,于是怀有占据关右之志。
羌王姚弋仲恐蒲洪坐大,危及于己,遂派子姚襄率五万兵众攻击枋头。蒲洪迎头反击,大败姚襄,斩杀三万余人。
自此蒲洪崛起于中原之地,声势大震,于是左右近臣劝其称王。
蒲洪因谶文有“草付应称王”之语,且其孙蒲坚背上生来便有“草付”字样,于是改蒲姓为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
自此建立社稷宗庙,设置百官,命雷弱儿为辅国将军,梁楞为前将军,左长史;鱼遵为后将军,右长史;段陵为左将军,兼左司马,王堕为右将军,兼右司马;赵俱、牛夷、辛牢为从事中郎,氐族酋长毛贵为单于辅相。
苻洪大封朝臣已毕,对群臣道:使孤率众十万,占据形胜之地,则石闵、慕容儁指日可灭,姚襄父子也在我算中。我取天下,比汉高祖犹为容易耳。
众臣拜伏,皆呼万岁。
永和六年正月,麻秋、王朗从长安奔赴洛阳。冉闵致书麻秋,令其杀王朗军中数千胡人,王朗侥幸逃脱,投奔襄国。苻洪闻说赵军自西而东,遂遣子龙骧将军苻雄迎头攻击,一战获胜,俘获麻秋。因爱麻秋勇猛,遂劝其降,命为军师将军。(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