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你要给朕上课吗?(2 / 2)

“这不能吧?”先前那人皱眉道。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人也不说了。

他们可还记着当初招惹高青云的,可都没有好下场。

这背后说高青云徒弟的坏话,谁知道会不会被连累?

没多久,鸣鞭声响起。

群臣鱼贯而入,对朱由检跪拜行礼。

随后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抬头一看,发现是毕自严后,也丝毫不惊讶。

这位户部尚书,最近可是十分活跃。

江南开海之后,短短几个月,就往京城送了不少银子。

朱由检心里一高兴,也给户部转了不少银子。

这手里有钱,心里不慌,毕自严没事儿就跳出来刷一刷存在感。

毕自严拱手道:“陛下,最近有人上奏,请朝廷废漕改海,臣请陛下驳斥此等言论!”

朱由检眉头一挑,惊讶问道:“哦?毕大人您为何反对?”

“根据那奏折的说法,废漕改海,可是利国利民啊。”

群臣一听皇帝的话,顿时明白过来,这是皇帝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本人肯定是支持废除漕运的。

毕自严也是聪明人呢,自然也懂了皇帝的意思。

但他依旧梗着脖子,站在原地说道:

“陛下,那奏折所言虽然不无道理,若是改走海路向京城运粮,可以减少许多损耗。”

“但走了海路之后,大运河上的百万漕工,又该如何处置?”

朱由检冷笑道:“毕大人,你也要跟朕讲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道理吗?”

毕自严先是拱手道歉:“微臣不敢。”

但他随后又说道:

“陛下,那您到底打算如何安置这些漕工?”

“莫非要任凭他们流散民间吗?”

“若是如此……那国朝危矣!”

毕自严这话,倒也不是危言耸听。

漕工毕竟与农民不同,本就有极强的组织。

平时他们没胆量造反,但一旦没了生路,那可就不好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何况大多数漕工,其实都集中在淮河两岸,这地方自古就容易出开国皇帝。

往远了说,汉太祖刘邦就生在这里。

往近了说……咱们大明太祖皇帝的老家凤阳,也就在淮河边上。

甚至朱元璋晚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