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赵构(2 / 2)

此时南宋内乱又起,赵构宠幸的宦官康履和御营都统制王渊骄奢作乱,引起军官苗傅、刘正彦的不满。

建炎三年三月五日,苗傅、刘正彦率八千余士兵发动兵变,处死赵构亲信宦官后逼迫赵构退位。

赵构在与太后和众官员讨论后,决定暂时退位以拖延时间、调兵遣将。

退位后他离开皇宫,在显忠寺居住,上徽号为睿圣仁孝皇帝。兵变消息传出后,吕颐浩、刘光世、韩世忠等将领纷纷率军勤王。

四月一日,苗刘两人迫于形势同意让赵构复辟,赵构赐给他们免死铁券。

四月初三,兵变军队被韩世忠击败,苗傅、刘正彦当晚逃离杭州。

五月中下旬,宋军最终俘获苗刘两人,苗刘之变宣告结束。

兵变加深了赵构对武将的猜忌与担忧,宋朝重文抑武的情况更加显着。

建炎三年七月,金军再次南下进攻南宋,赵构任命杜充为右相兼江淮宣抚使,统兵十余万守卫建康(今江苏南京)。

闰八月二十六日,赵构乘船离开建康,九月初八抵达临安(今浙江杭州),接见群臣后又离开临安前往越州(今浙江绍兴)。

十一月下旬,金军抵达建康,宋军献城出降,杜充等人率领少数残兵逃离。

赵构得知建康失陷、金兵渡江后,决定乘舟出海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

金军渡河后,先后攻下广德、安吉,过独松岭直逼临安,十二月十五日,临安沦陷。

赵构又逃往定海县,逃亡途中他仍希望与金人议和,但金人继续进攻。

建炎四年正月,金军攻破明州并继续追击赵构,赵构舍弃陆路改为水路。因金军在追击途中遭遇暴风雨,且其水师弱小、船只较少,被南宋和州防御使张公裕的大船击退,赵构得以转危为安。

建炎四年三月,赵构循原路由海上返回浙西,先后抵达明州、余姚、越州,并留驻会稽不愿返回建康。

九月,前御史中丞秦桧从金国南归,十一月得到赵构接见,因积极支持赵构与金国议和而受到重用。

绍兴八年(1138年),赵构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在赵构的授意下,南宋与金朝达成绍兴和议,对金朝称臣纳贡,维持偏安局面。

同年,赵构削诸将兵权,并杀掉岳飞。

此后,他长期委任秦桧为相,维持对金媾和路线。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自己作为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

淳熙十四年(1187年),赵构在德寿宫驾崩,享年八十一岁,庙号高宗,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葬于永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