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点情绪感觉都没有,没有参照物,越写越不对劲,得重新构思下一本,尽量加快写完这一本】
宋真宗讳恒,初名德昌,后易名元休、元侃,立为皇太子乃更名为恒。
乃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太平兴国八年,恒年方十六,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太宗视之,爱其聪慧,遂命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韩王。
恒拜谢,曰:“儿臣必当勤勉,不负父皇之望。”
太宗笑曰:“吾儿有此志,朕心甚慰。”
恒自此出入朝堂,举止有度,群臣皆赞其贤。
后恒又改封为襄王、寿王。
每至一地,皆察民情,问疾苦。
百姓见之,皆感其仁德。
所到之处,百姓皆争睹其风采。
至道元年,太宗病重,思及后事。
乃召群臣商议,欲立太子。
众臣皆曰寿王恒仁德兼备,可立为太子。太宗然之。
八月,太宗下诏,立恒为皇太子。
恒闻之,涕泣拜谢,曰:“父皇之恩,儿臣万死难报。儿臣必当以社稷为重,不负父皇之托。”
恒既为太子,愈加勤勉。
每日研读经史,请教贤臣。李至、夏侯峤、李沆等皆为其师,恒虚心求教,受益匪浅。
恒常思曰:“吾当以古之贤君为范,爱民如子,勤勉治国。”
及太宗崩,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真宗初登大宝,心怀壮志。
思及天下百姓之苦,欲行仁政。乃采纳宰相吕端之治国建议,起用老将曹彬为枢密使。
曹彬老当益壮,忠勇可嘉。
真宗见之,曰:“老将军乃国之栋梁,今朕委以重任,望将军不负朕望。”
曹彬拜曰:“陛下信任,老臣万死不辞。”
真宗又重用李至、夏侯峤、李沆等人。
此皆贤能之士,忠心耿耿。
李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夏侯峤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李沆沉稳睿智,深谋远虑。
真宗与诸臣共商国事,孜孜不倦。
真宗曰:“朕欲使百姓安居乐业,当如何为之?”
李沆曰:“陛下当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夏侯峤曰:“陛下可下诏免除百姓拖欠之赋税,释放因欠钱入狱之人,以显陛下仁德。”
李至曰:“陛下还当重新审问有关拖欠政府钱物之档案,以防冤假错案。”真宗然之,遂下诏行之。
诏令既出,百姓欢呼雀跃。有百姓曰:“陛下仁德,吾等之福也。”
又有百姓曰:“吾等当感恩陛下,勤勉劳作,以报陛下之恩。”
真宗闻百姓之言,心中欣慰。
思及百姓之苦,又多次下诏要求免除或减免各地赋税,用以赈灾和其他用途。
各地官员皆奉命而行,百姓得实惠,生活渐有起色。
真宗又思及吏治之重要,乃下诏整顿吏治。
严查贪官污吏,褒奖清正廉洁之士。
一时之间,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真宗在位,政治清明,百姓安居。
咸平之治,由此始焉。
咸平二年,岁在己亥,七月流火,骄阳似火。
辽圣宗耶律隆绪,雄姿英发,目露精光,坐于龙椅之上,顾左右而言曰:“宋室渐弱,吾当率铁骑南下,取宋土,扩吾疆。”
群臣皆曰:“陛下圣明,宋室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