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太子监国(1 / 2)

大唐武德二年,岁在己卯,陇西狄道之畔,承乾殿中,瑞气萦绕,忽闻一声嘹亮婴啼,宛若仙乐,划破长空。秦王李世民嫡长子,李承乾,降生于斯。

彼时,秦王雄姿英发,壮志凌云,逐鹿天下之心正盛。闻此喜讯,满心欢悦,如获至宝。

此子乃文德皇后长孙氏所出,天生贵胄,气宇非凡。

承乾既诞,秦王视若明珠,爱怜有加。其貌端方,目若点漆,眉似远黛,面如冠玉,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真乃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襁褓之中,已显灵秀之气,众人皆曰: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次年,秦王册封承乾为恒山郡王,以显其贵。

未几,又改封中山王,恩宠备至。

秦王深知教育乃兴国之本,亦为子成龙之途,遂以陆德明与孔颖达为秦王府学士,专司承乾之教导。此二贤学富五车,德高望重,乃当世之名儒。

陆德明,博通经籍,尤精《周易》《左传》。其授课之时,声如洪钟,义理清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

承乾端坐,目不转睛,倾心聆听,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一日,陆德明讲《大学》,承乾问道:“先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言何意?”

陆德明微笑曰:“太子殿下,此乃圣人之教诲。明明德者,明其本心之德也;亲民者,以仁爱之心待百姓也;止于至善者,追求至善之境界也。殿下当以圣人之言为鉴,修身立德,以成大业。”

承乾若有所思,曰:“承乾谨记先生教诲。”

孔颖达,精通五经,尤善《尚书》《毛诗》。其讲学严谨,一丝不苟,剖析入微,令人折服。承乾对其敬重有加,每有疑问,必虚心求教。

一日,孔颖达讲《诗经》,承乾问曰:“先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此诗何意?”

孔颖达曰:“殿下,此诗乃歌咏男女之爱情。雎鸠关关而鸣,在河之洲。窈窕之淑女,乃君子之良配。

此诗寓意君子当以品德高尚之女子为偶,追求美好之爱情。殿下日后当以仁德治国,爱民如子,如君子之求淑女,以成圣君之业。”

承乾点头称是,曰:“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承乾受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至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登上帝位,改元贞观。

同年十月初八,年仅八岁之承乾,被立为皇太子。东宫之中,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承乾身着太子服饰,头戴冕旒,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贞观四年,承乾于东宫拜名望之士李纲为师。

李纲,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然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其一生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历经三朝,声名远扬。

承乾初见李纲,恭恭敬敬,行弟子礼,曰:“先生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拜先生为师,实乃承乾之幸。

愿先生不吝赐教,承乾必当虚心受教。”李纲见承乾谦逊有礼,心中暗喜,曰:“太子殿下聪慧过人,若能勤勉好学,必成大器。”

自此,承乾在李纲教导下,日益精进。李纲授课,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承乾听得如痴如醉。

一日,李纲讲《论语》,承乾问曰:“先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言何意?”

李纲曰:“殿下,此乃圣人之教诲。学而时习之者,学而后时常温习,温故而知新,故能有所得,心中喜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