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朱标日渐长大,心中思忖:“吾儿生于富贵之家,不知民间疾苦,难成大器。”遂命朱标回临濠老家祭拜祖墓。
临行前,朱元璋召朱标至身前,语重心长曰:“标儿,汝今已长大,当知吾创业之艰难。此次回乡祭拜祖墓,汝当用心体会民间疾苦,知晓打江山之艰辛。”朱标跪地而拜曰:“儿臣谨遵父命,必当用心感悟。”
洪武元年,岁在戊申,新朝始建,国号大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四海归心,万民敬仰。
是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朱元璋思及国之根本,乃立太子以安社稷。嫡长子朱标,聪慧仁孝,德才兼备,遂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对其极为重视,视为国之未来,心之所系。
为使朱标成才,朱元璋精心谋划。乃任命诸多重臣兼任东宫佐官,
如李善长、徐达等,皆为一时之豪杰。且不另设东宫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之时,太子监国,重臣可直接与太子沟通,确保政令畅通,国事无忧。
是年,太祖于宫中特设大本堂,广集古今图书,琳琅满目,浩如烟海。又征召名儒为太子和诸王讲学。
大本堂内,环境清幽,书香四溢。朱标与众兄弟端坐其中,专心致志,聆听名儒教诲。
一日,名儒宋濂讲学于大本堂。宋濂身着儒袍,风度翩翩,手持书卷,侃侃而谈:“为君者,当以民为本,爱民如子,方能得民心,固社稷。”
朱标听得入神,微微点头,心中若有所思。课后,朱标与宋濂交谈。朱标恭敬地问道:“先生,何为君道?”
宋濂微笑着回答:“君道者,仁、义、礼、智、信也。仁者爱人,义者公正,礼者敬人,智者明辨,信者守信。
太子当以此为准则,修身立德,治国平天下。”朱标牢记宋濂之言,暗下决心,定要成为一名贤明之君。
小主,
朱元璋深知为君之道之重要,常于闲暇之时,给朱标讲述为君之道,让他明白身为太子之责任。
一日,朱元璋与朱标漫步于御花园。园中百花盛开,香气扑鼻。朱元璋停下脚步,看着朱标,语重心长地说:“标儿,汝为太子,将来继承大统,当以天下为己任。为君者,须勤勉政事,爱民如子,不可贪图享乐。”
朱标拱手而拜,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当努力学习,不负父皇期望。”
朱元璋微微点头,继续说道:“为君者,还须善于用人,广纳贤才。如汉高祖刘邦,能用人之长,故能得天下。汝当以之为榜样。”朱标认真聆听,心中暗暗佩服父皇。
洪武四年,岁在辛亥。
朱标已长大成人,英姿勃发,风度翩翩。是年,朱标与常遇春之女常氏成婚。常氏,容貌秀丽,端庄大方,温柔贤淑。
婚礼当日,应天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皇宫之中,宾客云集,喜气洋洋。
朱元璋身着龙袍,端坐于上,满脸笑容。朱标身着礼服,与常氏携手步入殿堂。
众臣纷纷祝贺,掌声雷动。朱元璋看着朱标和常氏,心中充满喜悦。
他对朱标说:“标儿,今日汝与常氏成婚,望汝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共同为国家社稷努力。”
朱标跪地而拜,说道:“儿臣谢父皇隆恩,儿臣与常氏定当携手共进,为父皇分忧。”
常氏也跪地行礼,轻声说道:“臣妾谢陛下恩典,臣妾定当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婚后,朱标与常氏夫妻和睦,相濡以沫。常氏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对朱标关怀备至。朱标对常氏也疼爱有加,尊重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