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周亚夫的悲剧(2 / 2)

然而,汉景帝这种违背祖制的做法,却再次遭到了以丞相周亚夫为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对,周亚夫说道,“如果把这些背叛自己国家的人封侯,那我们以后如何惩处那些难以守节的大臣呢?”

周亚夫这番话从道德角度而言,貌似义正词严、冠冕堂皇,但却不免迂阔。要知道,就在七人归降之前,匈奴于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二月攻入燕地,汉匈关系再度紧张起来,此时册封这七人为侯,明显利大于弊,而身为丞相的周亚夫却一味坚守大义,以此与皇帝唱反调,岂不可笑。

听了周亚夫的话,汉景帝这次没有给他留任何面子,说道,“丞相此议不可用”,随即于景帝三年(前151年)十月至十一月先后将七人封侯,当然,出于防备,这七人的侯国不仅分散,而且全部处于内地。

被汉景帝当面驳斥的周亚夫,心中愤愤不平的他愤而请辞,却不想此举更加触怒景帝,当场批准了他的请求,改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

周亚夫无疑是极为有才的,汉景帝也并非不想对其重用,奈何周亚夫的性格太过强势。就算汉景帝再有容人之量,对着这样一个整天和自己顶着干,即便有错也不知妥协的官员,也根本无法忍受。

周亚夫请辞之后,汉景帝着实冷落了他一段时间,就是希望他能够改一改自己的性格。

后来,汉景帝因为常常身体抱恙,开始有意布置身后之事,在为太子刘彻挑选辅臣时,又想到了赋闲在家的周亚夫,周亚夫的忠诚和才干,的确算得上是辅国良臣。唯一的问题是,周亚夫的脾气太冲,以他的声望地位,太子刘彻恐怕很难镇得住他。

为了试探周亚夫的脾气是否有所收敛,汉景帝命人在宫中设宴,召周亚夫入宫赴宴,并有意命人撤去了周亚夫桌案上的筷子。周亚夫入席后,发现桌案上并无筷子,便有些不高兴的向管事讨要。

汉景帝见周亚夫的性格竟然丝毫没变,便看着他,指着桌案上的美食笑道,“这些难道还不能让你满足吗?”

听了汉景帝略显责备的话,周亚夫连忙向景帝跪下谢罪,汉景帝以为他有所悔改,便开口让其起身,然而汉景帝刚说了个“起”字,周亚夫便立马站了起来,向汉景帝拱了拱手,表示自己身体有恙,且不等景帝再说话,便愤而转身离去。

看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叹息道,“这样的人,如何能够辅佐少主呢?”就此熄灭了起用周亚夫的想法。

数年后,周亚夫的儿子周阳见父亲年老,便开始着手准备父亲的后事,因父亲于行伍中度过半生,于是便命人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待父亲去世后再发丧时使用。然而,私自购买甲盾这类军用物资,在当时乃是形同谋反的大罪。

小主,

汉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周亚夫的儿子由于对佣工压榨的太厉害,而且还不愿意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便以周亚夫之子私自购买国家禁品为由,告发其谋反。

由于涉及到周亚夫,再加上事涉谋反,地方官员也不敢怠慢,连忙将消息上奏朝廷,汉景帝得知后立即派人从严追查。周亚夫由于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因此面对朝廷派来的使者,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负责调查之人也知道周亚夫的脾气,遂立即向汉景帝予以了汇报。

汉景帝得知后大怒,认为周亚夫这是仍在与自己怄气,遂命人将周亚夫及其子周阳抓获,交由廷尉审理。

廷尉于是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在朝廷使者离开之后,周亚夫已经向儿子询问了事情经过,不过在他看来,周阳此举固然有错,但也不过是一时糊涂,哪里有阴谋造反这么大的罪过。因此,面对廷尉如此咄咄逼人的询问,周亚夫的牛脾气又上来了,没好气的说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能说是谋反呢?”

廷尉对于周亚夫的这种态度同样极为不满,于是便略带讥讽的问出了那句极为经典的问题,“君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去谋反吧!”说罢,便也不再审问,命人将周亚夫带入了囚牢。

周亚夫本就性格强硬,不愿受辱的他,早在差官召他入朝时便要自杀,在夫人的阻拦下这才放弃,如今再度受到羞辱,心中更是难以忍受,于是绝食抗议。

然而,早已对其失望透顶的汉景帝,对此没有任何的表示。五天之后,周亚夫由于气急攻心,再加上数日绝食,最终吐血身亡。周亚夫死后,汉景帝更是下诏废其侯国。

而就在周亚夫去世后不久,汉景帝便将王皇后的兄长王信加封为了盖侯。

实际上,从刘邦和萧何,到刘恒和周勃,再到刘启和周亚夫,周亚夫的悲剧,除了其自身性格原因之外,也是自汉高祖刘邦以来皇权和相权对抗的延续。

注:由于公元前150年发生废立太子之事,再加上日食天象,汉景帝下诏改元;到了公元前144年,由于日食和梁孝王刘武、城阳共王刘喜的去世,汉景帝再度下诏改元。由于当时没有年号,后世为了加以区分,将公元前150年以前称为“前元X年”,将公元前149年至前144年称为“中元X年”,将公元前143以后称为“后元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