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变幻莫测(1 / 2)

接着秦铭让旁边的焰灵姬递上了一杯茶叶。望着杯子燕丹不禁惊奇,这只杯子真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晶材质吗?

“只是一件普通的小器物而已。”

秦铭品尝一口,随后便细说起来,

"皇帝,他是父亲在他还在赵国做人质之时在赵国内降生的儿子。

当时,在赵、秦邯郸之战的时刻,其父为了避乱逃回秦国时,为了赶不及带出妻女而选择暂时弃妻和子。将他与他母亲送到了赵都邯郸,并一直待到战事后,才能够将她们安全地送出回到秦地。"

"然而,燕太子丹,与陛下在赵国的相遇,那一刻燕丹正作为一个质子,而嬴政则是他的亲 国同伴,一个因为被秦国遗弃的子民,一同受到 ** 赵偃、大臣赵佾及丞相郭开等人的刁 傍,遭受了许多屈辱,甚至被人辱为‘燕狗秦狗’。两位君主,彼此命运相连,经历相同的 南境,建立了深厚情谊。年轻时的嬴政便承诺:'未来如果成为秦王,绝不会攻打燕国。' 这句誓言成了他坚定的话语。”

在艰难岁月中,他们二人共同面对困境,并建立了超越时间的亲密关系,即使赵国国后赵 姬也对他们特别关爱。陛下承诺,在未来的路上无论如何,一定会履行当年那项庄严的承诺 — 不攻打燕国。这承诺被铭记心中,成为永恒的守约。命运总是无常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 当嬴政真的回到了咸阳,成为了秦国太子后最终坐上了王位。"

"随着秦国实力的日益增长,大规模的水利设施「郑国渠」的完成与投入运行,将大片肥 沃的关中方土灌溉得五谷丰登;粮库储备充足,为对外扩张的战略准备已蓄势待发。秦国相继 击溃韩军,并借以合理的理由发动对赵国的攻击。而此刻,燕太子丹以一名质子的身份来到了 渝京。”

对于嬴政可能早已忘了他的担心,见面之后,陛下亲切的问候让丹悬着的心得以放下;此际恰逢其询问之前在赵时的那份盟约是否还记得。然而,陛下回答道:"我们应该担负起责任,肩负对祖国的义务和使命,所有行为都应该为国家的利益。””

“赵国将军李牧率军大举攻打燕国,直逼京城蓟城。在危亡之际,为了挽救国家和自己的 命运,太子丹请求陛下发兵相助,但陛下似乎另有安排,选择时机未到便不便透露军事决策。只 是胸有成竹地给予信心与安慰:“不用担忧赵军难以撼动蓟城。”

太子丹心中虽有些不满,却仍对陛下寄希望于他不会忘记过去的困难时光和友谊,指责他未 给燕国提供必要的援手,仿佛忘了过去的互相救助。”

这段故事从那时开始似乎便注定了双方关系走向的转变。” "当秦国成功吞并魏国,六国联盟开始显现出不安与恐慌,而下一个威胁将对哪些国家发起?对 所有国家而言,无论是被直接威胁还是被视为未来威胁的目标,都感到岌岌可危;对处于边 疆的燕来说,则更显得紧迫。为了国家和自我保护,燕王及朝廷高臣选择静观秦国动态,不愿 先主动挑衅。唯有丹独自一人坚信联合六国立足以抵御秦国的策略。"

然而,这一决策并未达成一致支持,甚至在国家内部产生 ** 。于是他孤军深入,不顾一切 地寻求联合其他诸侯抵抗秦的可能。决定雇佣刺客荆轲,假意奉献土地作为交换,意图借此行 动 ** 嬴政。”

或许,正是他们各自所坚持的原则和价值观使他们的道路出现了分歧;亦或是随着时间流逝 ,当初那曾经坚定不移的友谊变得模糊不清了。在这种立场对立的情况下,陛下成了他内心深处无法忽视的最大威胁。”

他的目标不仅是除掉对方的生命,更是想要通过这个行动实现彻底的和平——消除对燕国的 威胁。“因此,借助荆轲与秦舞阳的力量展开刺杀计划,但终因种种因素败下阵来,不仅未达成 目标,更让英勇的荆轲失去了生命。这是一段充满了遗憾的历史。””

就这样,丹与赢政,从前同处困厄时刻的伙伴,走上了彼此对抗之路,从昔日的情义走向对 决。这是一段交织了历史的恩怨和命运的错综历程,见证了两个君主不同路径的选择和其后果。”

"曾有刺客刺杀秦王,那是你的剧本未能如愿的大结局。

遗憾在于你原本策划了一场攻占燕国,却因未找到合适的时机而不敢轻易举兵。

刺杀的失败,反而成了秦王试图吞并燕国的契机,真是欲速则不达。

你试图以牺牲一名君王为代价,换回对国家安全的维护,但却不曾料想到这种行为引致的巨大反弹。

你的刺杀,激起了秦王内心的熊熊怒火。

你无视友谊与道义,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回应秦王的善意,也难怪秦王会不顾过去的关系。

不讲义,则我无畏,这成为秦王决策的核心逻辑。

他决定不再受情分牵绊,直取燕地,灭掉了那个国家。"

小主,

即使在秦国逐渐统一的进程中,嬴政仍旧十分珍惜与你的友谊,就算后来的行为伤害到了秦国的利益,他仍然不愿轻易采取行动对付你的祖国--燕国,因为他还记得当时的诺言并不愿先行打击盟友。但是当这次刺杀事件发生了,他与你的关系瞬间冰冻,并坚决而果断地将国家的命运与利益捆绑在一起。

你原本希望利用杀害秦王试着改变秦国计划中吞噬六国的脚步;但这却未曾料想到,即使是杀了当前的 ** ,未来仍有人会继续完成统一大业。

你可能也没有预见到,列强争夺的结果永远都是秦统、赵统、或是另一国的兴起统治燕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