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阳子给的地址距离武凰宫来回四天的路程,道盟大会召开在即,如果赵逢生去了,路上再遇到点事儿耽搁几天,很可能赶不上道盟大会,然而他心里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
伞婆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他要去亲眼看一看。
当天夜里,众人便上路了,两天后风尘仆仆的众人来到了玉阳子给的地址,那是一个看起来经济萧条,人丁不旺的小县城。
赵逢生拿到的地址是五岩县一座叫常水观的地方,赵逢生并不认识这座道观,按理说天下道观虽多,但只要如今还存在并且小有名气,那赵逢生都知道,可他对常水观几乎没有任何印象,他如果不知道常水观,那就说明这座道观乃至这个道统可能都已经消失了,来的路上他让玄晶在大阳宫查了查资料,结果也是一无所获,这就更让赵逢生奇怪了,近代几乎所有的道观,大阳宫都有收录,即便记载的不详细但至少应该记录了名字和道统才对。
车子停在路边,赵逢生下车问路。
“大哥,这里是五岩县吗?”
他询问路边的一个卖包子的大哥。
“是的噻,你有事吗?”
“那这里有没有一座常水观?”
“常水观?没听说过,你等等,我去问问俺娘。”
大哥扭头走进了店里,没一会儿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娘走了出来,她颤颤巍巍地走到赵逢生面前问道:“小朋友,你问常水观干什么?”
“我……是修道的,家里的一位前辈提到过常水观,我途经此地想来看看。”
老大娘看着赵逢生确实是道士打扮便点了点头说:“多少年了,居然还有人记得常水观,可惜了,你要是早几十年来,常水观香火可旺了,观里的师傅们都很好,一定能教你不少本事的,只是如今这常水观去不得了。”
“为什么如今去不得了?”
“几十年前那场大灾过后,常水观就荒了,里面现在不干净,连带着我们五岩县也衰落了,几十年前常水观香火鼎盛的时候,我们五岩县可好了,人来人往生意也好,家家户户都有钱,后来常水观遭了灾荒废之后,咱们县也不行了,年轻人能走的都走了,留下我们这些走不了的天天混口温饱都难。”
赵逢生在来的路上查过五岩县,是贫困县,可是往前推几十年确实也曾经风光过一段时间,如今赵逢生进了县里后也能感觉到此地灵气稀薄,风水也不对劲,风不转水不流,财不通则兴盛不起来。
“常水观在哪里,我想去看看。”
“你真要去啊?”
赵逢生点了点头,老大娘伸手往前一指说:“路尽头,牛背山山脚下就是常水观了,你真要去的话就白天去远远看一眼得了,可千万别进去,更不要晚上去,听大娘的,就算你是修道的人也别去,那里面真不干净。”
赵逢生笑了笑后转身准备上车,老大娘让儿子塞了一袋包子给赵逢生,赵逢生推脱不掉便收了下来,然后他看了看包子铺大哥的面相后说:“你去更南边谋生吧,继续卖包子,找一个靠近路口的地方盘一个铺子,就算是小摊也行,店名里一定要带一个风字,不出三年,你就能在那座城市买房安家了。”
包子铺的大哥愣了一下,邻座的黄七笑道:“这位小师祖说的话你可要记住了,保管没错。”
大哥连连点头,目送他们离开了,众人开车来到道路尽头,前方出现一片小湖和一座山峰,山峰好似一头伏在地上的水牛,它正低头喝着湖水,而在山脚下有这一座废弃的道观,那里便是常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