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日复一日的太平。
皇宫外,饿死在路边的尸体,每日成倍的增加。
从几十人到几百人,到最后上千人拖老带幼,共聚皇宫门前,祈求他们一直信奉的长公主殿下,能够开仓放粮,救他们一命。
“呸!一群贱民,快把他们拖走,殿下国事繁忙,可没空理会这些贱民。”
奢华的香车驶过,坐在其中的皇室子弟和贵族大臣们,矮几上摆着的是精美的糕点,和香味扑鼻的热茶。
他们一个个长得十分富态,肥得流油,这让许多易子而食的百姓们,看得眼馋。
“这些皇族和贵族吃得可真好!”
“那可不是,大周虽不与咱们互商,但据说那长公主,豁出脸去求粮,硬是给皇族和贵族,求来了不少的粮食。”
“还有,他们现在吃的可不算好,他们今天是去参加长公主寿宴的,寿宴上的山珍海味才叫好呢!”
十万石!
却没有一粒落到百姓的嘴里!
想要依靠长公主关怀百姓的天真想法,来求得赈灾粥的百姓们,沉默了。
这一次,根本不用御林军动手驱赶,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
……
程府。
程彧把本土化以后,编撰的《三十六计》最后一行字写完。
抬起头,就看到礼部左侍郎,不知道在十步开外的枣树下等了多久。
“程大人,礼部之前按照陛下所说的,答应了梁国使臣的请求,送给他们十万石粮食,这才过了半个月,那个使臣又来讨要,这……”
“让他写封奏呈给陛下,记得盖上他梁国使臣的御赐印信。”
写奏呈?盖印信?
礼部左侍郎不懂程彧这是什么操作。
但如今陛下为了避免梁国的纠缠,故意称病不见,连早朝都不开了,只叫个别重臣每日去御书房议事。
再加上二十万大军赶赴梁国,任谁都知道,这是山雨欲来之势。
在这个时候,礼部左侍郎原以为程彧,会让他把梁国使臣赶出京城,没想到居然是让对方写请求赐粮的奏呈。
难道,程彧打算继续向梁国施恩?
升米恩,斗米仇。
给梁国赐粮,还不如喂狗呢!
心里这么想着,礼部左侍郎不敢不去传话,谁叫程彧如今已是大家心里默认的国父,连陛下都将许多唯有她能处置的事情,全都交由程彧掌管了呢。
等礼部左侍郎一走,程彧合算了一下日子。
“今天四月初四,距离生产缟布最多的地区断粮,已有八十天了,可以给唐阁主传信了。”
四月初十。
当梁国定都的普通百姓,十者饿死三四人,准备离京逃难,去乡野间挖草啃树时,最新一期的报纸,点燃了定都城内外,十数万百姓的怒火。
这一期的报纸,没有以盈利的方式卖出,而是不要钱似的,布满了梁国定都的大街小巷。
大周本着互帮互助的精神,先给梁国皇族十万石粮食,以为他们会赈济灾民,谁知,根本没有在民间发现这十万石粮食!
梁国使臣又上奏请求再接济二十万石,大周女帝因被蒙骗,深感气愤,她表示,只会给梁国百姓送粮,再也不会相信梁国的皇族了!
“你们看到最后的那条悬赏消息没有?!”
“哗啦!”
大家赶紧翻到最后。
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们先是瞳孔震动,接着欣喜若狂。
“杀一个皇族的人,能够得到半石的粮食?这是真的吗?”
半石是六十斤,省着吃,足够一家五口人吃上两三个月的了!
这可是救命的粮食啊!
提醒大家查看悬赏令的人,悄悄地保证。
“悬赏敢写在报纸上,一定是真的,我听说,是梁国一些反对皇族的贵族,出的这个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