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以盐换马(1 / 2)

“陛下。”

“榆林,延安偏安一隅,道路不便,商业凋零,人口分散,设厂恐难盈利。”

申家代表面容复杂,小心翼翼的说,生怕引起皇帝不快。

临潼张家代表鼓起勇气,娓娓道来说:“陛下,小人私以为,若在榆林延安建厂,适量压缩规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计入制出,商人逐利,无关高尚,本业如此。

朱由校安闲自在,笑意盎然说:“朝廷和诸位合作,以牟利为前提,榆林,延安交通不便,百姓分散,利润稀薄。

若朝廷投放比市面纺织机速度快二十倍的纺织机,比寻常织布机快两三倍的织布机,诸位还担心没有利润吗?”

当初,太监在木工房按照他的要求初步制出纺织机,已经超过市面的七八倍,经过不间断的改良,纺织机梭子从最初的八个陆续增加到五十八,纺织速度快超过市面的纺纱机五十倍。

若非初次合租,担心商贾的保密性,他毫不犹豫投放最新型纺纱机。

徐光启,王徵制作的织布机,效率亦超过市面的织布机两三倍。

害怕不赚钱?

杞人忧天了。

啊?

这...?

世上有这么离谱的纺纱机,织布机吗?

商贾不信,百官亦不信,各自窃窃私语。

奇物问世,既能横扫各省纺织业,织布业。也能让大明纺纱业,织布业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促成商业大爆发。

讨论片刻,商贾得出结论,相较官商合作,技术的飞速更关键。

有商贾代表询问:“陛下,世间真有这等奇物吗?”

亦有代表难掩面色激动,兴奋的说:“陛下,有此奇物,莫说作坊放置于榆林,延安,放置于极北深山老林都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