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水耗子(上)(1 / 2)

自郓城县而出,沿着运河一路向南而行千八百里,便是享有漕运枢纽,盐运要冲美誉的淮安府,也是凤阳巡抚和漕运总督的驻地。

尽管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已是离任多年,朝廷也迟迟没有委任新的凤阳巡抚,但这座漕运枢纽依然运转的井然有序。

放眼望去,太阳已是渐渐落山的府城灯火通明,城内纵横交错的河道中满是游船,平静的水面也在周遭坊市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波光粼粼。

坊市中,人流如织的贩夫走卒将宽敞的街道挤得满满当当,各式各样的呼喝声和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不喧嚣。

与千里之外,流民遍地的齐鲁大地相比,此地乃是真正的人间天堂,瞧不出半点灾荒年景的样子。

沿着纵横交错的河道一路往城中而行,越过气势恢宏的巡抚衙门和"漕运总督府",便是一座座规制气派的宅院,门前各自立着数名身着短衫,腰间藏有棍棒的壮硕家丁,无形的威慑着偶尔路过的行人百姓。

此地,便是淮安府城最为"金贵"的地界,因为闹中取静,向来被城中的富绅豪商们所推崇。

凡是能够在此居住者,非富即贵。

...

此时在街道东头,有一座门楣高耸的宅邸,簇新的朱红匾额上的"刘"字格外刺眼,与府邸门前的铜狮显得格格不入。

如若在国朝初年,如此明显的"逾越"定然会招来御史言官的弹劾,但两百余年的时间过去,诸多所谓的"规矩"早已名存实亡,更何况这宅邸的主人并非官场中人。

不过虽然没有官身,但凡是在淮安府生活过一段时日的,却大多都听说过这宅子主人的名讳,寻常人等不敢招惹。

这淮安府乃是漕运枢纽,一年到头无数漕船来往于此,久而久之便诞生了一批依托漕运而衍生的"水耗子"。

起初的时候,这些"水耗子"只是仗着虚张声势,兼之本地人士,对外地至此的行商们打打秋风,平日里各行其事,并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淮安府的"水耗子们"便被整合到了一起,领头的便是这宅子的主人刘大。

靠着麾下人多势众,这刘大居然传奇般,由早年间的青皮无赖,一跃成为淮安府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仅有了正经营生,还硬生生从其余富绅豪商的手中抢到了几艘漕船,在运河上做起了买卖。

不过据一些市井传闻,这刘大背地里还是做着"水耗子"的营生,负责对初来淮安府或者在运河上跑船的商贾们私自收取"份子钱"。

凡是主动交了这份子钱的,至少在南直隶的地界上,绝不会有人再去随便找麻烦,即便有不开眼的泼皮或者走投无路的盗匪们无中生事,这刘大也能负责解决。

总而言之,在有关于漕运的事宜上,刘大多少还算个人物。

...

府邸深处的官厅中,已是许久不曾"厮杀"的刘大身着一身得体的长袍,保养极好的面容上泛着一抹阴冷的笑容,伸手从身旁婢女手中接过冒着滚滚热气的香茗,并仰头将其一饮而尽。

早在上个月的时候,朝廷要在南直隶一并推行"税课司"的旨意便正式颁发到了淮安府,不过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富绅豪商,都没有将其当回事。

毕竟这南直隶自国朝初年以来便是大明的经济命脉,谁敢轻举妄动,遑论是提高商税,这等足以牵扯到千万人利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