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郓城知县(1 / 2)

自六家屯而出,一路向南而行不过十余里,便是郓城县的治所,几名懒洋洋的兵丁正靠在身后的城门,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因为"梁山好汉"的缘故,这郓城县自南宋开始,便被历朝历代所"警惕",尤其是本朝成祖因"靖难"在山东这地界受了重创之后,更是对其针对有加。

起码这郓城县城,莫说与南直隶那些富庶之地的县城相比,就连河南河北等地的寻常县城都相差甚远,城中最为"显赫"的人物除了官运不旺的知县老爷之外,便是走南闯北的"烧香人"。

除此之外,就连家世渊博的"士绅们"都没有几个。

...

...

郓城县衙坐落于县城中央,形制还算规整,几班差役正没精打采的躲在班房中发呆,内心颇有些"生不逢时"之感。

毕竟这郓城县虽是穷乡僻壤,但却历来被"烧香人"所看重,明里暗里着实吸纳了不少信徒。

靠着这些"烧香人"的庇佑,即便真有活不下去,落草为寇的盗匪们也不敢在郓城的地界上放肆。

这一来二去,官府和"烧香人"这本应彼此对立的两方势力,却是达成了某些心有灵犀的默契,共同维系着郓城县的稳定。

迈步进入署衙,与无精打采的差役们所不同,现任知县余子翼则是如临大敌的立于窗柩旁,默不作声的听着身旁师爷的禀报。

"你的意思是,那些烧香人非但没有离去,反倒越聚越多?"

半晌,渐渐听出"眉目"的余子翼便是挥手打断了自己师爷的言语,转而语气不善的诘问道。

"老爷说的是,小人也觉得有些奇怪。"

尽管自己的禀报被眼前文官有些粗暴的打断,但中年师爷脸上却瞧不出半点不满,反倒是恭恭敬敬的回禀道。

毕竟这郓城县乃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毫无油水之地,寻常官员到了这,最多待满一任,便会想方设法的活动关系,改任他处。

但偏偏眼前的文官是个例外,不仅"任劳任怨"的干满了两任,甚至还在郓城百姓的"请愿下",由府城那边破例,再度留任。

如今,已是余子翼在这郓城县任职的第八年了。

"不应该啊,那群烧香人想要干什么?"闻言,身着七品青色官袍的余子翼便是自问自答般低吟道,保养极好的脸上满是狐疑之色。

以他的身份和手段,自然是知晓如今"隐居"在六家屯的"徐善人"极有可能便是白莲教中的重要人物。

从他担任这郓城县令的第一年开始,每逢年关的时候,便有来自于大明各地的"烧香人"前来拜会这"徐善人"。

不过至多元宵灯会结束之后,这群"烧香人"便会自行散去,为何今年却是一反常态,这是不打算走了?

"老爷,咱们要不要和上边知会一声.."言罢,欲言又止的中年师爷便是以手指天,意有所指的低语道。

"不妥.."

几乎未经思考,郓城知县余子翼便摇了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这些"烧香的"不仅人多势众,且深谙生存之道,不仅隔三差五便给他这位知县"上供",与府城那边也多有联系。

如若他仅仅因为些许风吹草动便将事捅上去,不提府城那边会如何处置,只怕他日后的任期都不会好过了。

"听说这些时日,济宁府那边也有人不断来咱们这郓城,可知所为何事呐?"

思考片刻无果之后,知县余子翼便将此事暂且搁置,转而关心起另一件事。

这济宁府可是漕运重镇,富庶程度甚至能够与鲁王所在的兖州府以及山东首府所在的济南府比肩。

这好端端的,怎么往这鸟不拉屎的郓城来了?

"回老爷话,小人亲自去查过了,应当是运了些东西过来.."见县尊大人问起此事,中年师爷便胸有成竹的回禀道。

昔日他刚刚知晓此事的时候,便亲自去查验了,此时回应起来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