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天色才刚刚大亮,三百余名紧急被礼部官员传授了相应礼仪的"贡士们"便由鸿胪寺卿亲自率领,于沿途宫娥内侍敬畏的眼神中,行至作为大明权力中枢所在的"皇极殿"。
国朝初年,殿试曾在承天门后,金水桥畔举行,但后来为了表示国朝对"科举"的重视,转而转移至皇极殿进行。
尽管皇城上方尚有些晨雾所笼罩,但肃穆的大殿内已是灯火通明,有资格参与"朝会"的官员们齐聚于此,分立于铺着丝绒地毯的御道左右两侧。
而在大殿中央,早已按照"会试"的名次高低,摆放了诸多桌案,自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府县脱颖而出的三百余名"贡士"们便要在此进行最后的"殿试",决定其最终的成绩。
"皇上驾到。"
还不待殿中的"士子们"左右打量脚下这座雄伟恢弘,曾无数次在梦中向往的宫殿,耳畔旁便是响起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的呼喝声。
下一秒,在万众瞩目之下,大明天子朱由校迈着稳重的步伐,缓缓迈进皇极殿,并在钟鼓寺的奏乐声中,于上首落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及至朱由校沉稳落座,皇极殿中百官便在首辅方从哲的率领下,朝气场越来越足的天子行礼。
而在殿中心情激动的数百名士子们也纷纷按照昨日礼部官员传授的礼节躬身行礼。
"免礼平身。"
停顿少许,朱由校清冷的声音于殿中悠悠响起,并挥手示意由礼部尚书何宗彦继续主持今日的"殿试"。
...
...
因为在此前的"会试"中,已是考究了在场这群士子们有关于"强国与治理民生"的见解,故而"殿试"的题目便在朱由校的亲自过问以及干涉下,换成了论究朝廷中枢与土司蛮夷之间的关系。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坐在上首的朱由校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也变得有些无聊起来。
左右无事,年轻的大明天子索性在身旁司礼监掌印太监欲言又止的眼神中,自高台上的御座缓缓起身,蹑手蹑脚的走下了高台。
闻听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于殿中闭眼假寐的几位阁臣,以及来回巡视的两位考官均是面露无奈之色,但也没有出言反对。
毕竟天子在过去一年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其并非墨守陈规,循规蹈矩之人。
没有在意身旁朝臣复杂的朝臣,朱由校自顾自行至摆在大殿最前方的靠桌,清澈的眸子中涌现了一抹好奇。
按理来说,除了殿试的前三甲是由他这位天子决定之外,"会试"的成绩皆是由两位考官共同商议决定。
不过规矩是人定的,故而在考官何宗彦的"慧眼"之下,宋应星于"会试"中的考卷,被第一时间摆放在他的案牍之上。
对于这位放眼整个历史长河,都享有莫大声誉的"科学巨匠",朱由校自是早有耳闻。
当其亲眼瞧见,宋应星于试卷中针对于农政等诸多细节方面,提出的见解和解决方式之后,瞬间便是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