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还是担忧:“咱就怕啊,你锋芒太盛,若是不知死活的文官太多,你杀了太多,那谁还敢来大明做官?也头疼。”
“不头疼,有科举,不缺人才。”朱雄英心里就觉得,现在天下,读书人不少,人才不少。
只要能干事儿,那就是能当官。
当官也该需要学问,李太白学问好吧?还不是求官不成?
为官者,上能承朝廷治理之政,下能行地方治民之仁,就是高官。
哪怕是没学问,你把朝廷的政策贯彻,你别贪污受贿,你想办法让地方上百姓获得公平,让地方上安定和平,治安好,民生好,那就是好官。
就怕有些官,才高八斗,一肚子坏水。
流氓有文化,就很可怕。
宁波府知府,贪污赈灾款都玩出花儿了,这种怎么行?
只是朱元璋又叹气:
“科举固然好,可毕竟门槛高,满足条件的学子,见大明文官这等不好当,他不来科举,一场科举下来,没几个文人,那就可怕了。”
朱雄英就想到了后世的考公。
科举和考公,本质上不一样。
科举是看文化,考公是选人才。
总体来说,考公选人才,更全面。
你不能说科举出来的文化人都是当官的料子。
但如果根据治理地方,治理国家,等等为命题,弄出一套考公题,面向天下所有人,降低门槛,形成后世的考公提议。
那选拔出的人才,或许更纯粹。
还不用看读书人的脸色。
“若是科举不成,那就改体系,施行全国考公模式,还治不了他们了?”
“考公?”老朱不解,但朱雄英也没多说,毕竟只是一想。
事情还没到那种地步。
真是科举到了都很难选出人才的时候,那就用考公,让官员系统里,竞争更大。
如此一来,更加能削弱官员体系的威胁和弊端。
最开始的官员,是世家垄断。
小主,
后来有了科举,就是所谓的文人垄断。
直接改成考公,让人才来当官,各种考核标准,进行筛选,未必不比科举好。
这事儿,朱雄英记下了。
从老朱那儿离开后,朱雄英回了东宫。
好久没去看两个妹妹,就去了两个妹妹的寝殿看了看。
江都郡主和宜伦郡主看到兄长来了,都很开心,带着门主的女儿,围着朱雄英聊的热切。
过了一会儿,朱雄英才问:
“对了,允熥呢?”
“大哥,允熥不是接了大哥您给他的任务?一直在宫外,捣鼓花露水的生意呢。听说做的相当好,宫内的嫔妃、公主们,连很多宫女,都在大量购买花露水。”
听了宜伦郡主的话,朱雄英才想起来,给弟弟的任务,就笑了笑:
“我倒是差点忘了。”
朱雄英笑了笑,眼看天色快黑了,就陪着两个妹妹聊了聊天,就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带着一些官兵,来到了这侧殿门外。
来人正是大理寺少卿薛嵓,他见到朱雄英也在,立马行礼:
“臣大理寺少卿薛嵓,拜见太孙殿下……”
朱雄英皱眉:“大理寺带人来孤东宫做什么。”
“回殿下,下午发生了一件大案,臣需要来……来东宫皇孙朱允熥殿下的寝殿搜寻证据……”
“大胆!”朱雄英顿时怒了:
“孤的东宫,是你可以带人闯入搜寻的?你想找死?”
薛嵓赶紧行礼:“殿下,案情重要,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均已经参与。臣也是没办法,需要来搜寻证据,请殿下让臣进去……”
朱雄英眉头一皱,天大的案子,就算是涉及东宫,也得他这个太孙开口。
如今,这些人就以案子为由,想来自己弟弟妹妹的寝殿搜寻?
这是什么意思?
“在东宫,孤说了算,孤弟弟妹妹的寝殿,岂能随意搜寻?”
薛嵓抬头:“殿下……您说的,要严苛治官……王公贵族,大臣皇亲,都是一样……
如今皇孙朱允熥涉及大案,殿下就阻挠大理寺搜查,那严苛二字,岂不空谈?”
朱雄英脸色一沉:“大胆,你拿孤的政策来压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