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淑妃着急了(2 / 2)

甚至连明着报仇都不行,真这样做了,那就说明那天晚上刺杀贾平安的事情是他做的,那个时候八贤王、杜老抠、三公主包括宣文宗都不会善罢甘休。

只能吃一个闷亏的成国公,只好一边收缩自己的力量,一边派人盯着贾平安,重新寻找一击必杀的时机。

长公主会心情不好,那是因为马上她就要出嫁了。

嫁得还是一个她并不认识的男子。

诚然,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做为女子是很难有什么话语权。可是当得知她未来的夫君只是工部尚书最小的儿子时,她还是极为的失落。

她可是长公主,就算是嫁人,也应该嫁给一个长子,这样资源才能得到最大的倾斜。

可是看看黄尚书,他光儿子就有九个,她嫁的还是最小的那一个,那能得到什么特殊的照顾?

而且,因为自己掉入河中的原因,身体伤了根本,以后怕是很难可以做母亲。一旦嫁到了黄府,还要面对着和小妾吃争吃醋,这一切的一切,都与自己所想象的婚姻完全不一样啊!

不夸张的说,长公主一旦嫁过去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前途。宣文宗还是皇帝还好说,至少她还背着一个长公主的头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一旦父皇不在了,换一个来当皇帝,那时怕是所有人都会把自己给遗忘了,那个时候她又算是什么?

想到根本没有未来的明天,长公主就气,气三公主,这一切都是她带给自己的。

只是恨有时候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双方的差距注定会越来越大之下,长公主是半点改变现状的能力都没有。尤其是她让羽虹分别去求助太子皇兄和大皇子,但都吃了闭门羹之后,她就知道,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

长公主很失落,却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直等正月初六日子一到,就要搬出皇宫。

而同样在皇宫中,一直想要出去的淑妃娘娘也很郁闷。

皇宫中的生活她早就受够了,她本人也是被宣文宗给抢来的,完全谈不上什么感情。

整个杨氏都没有了,她也不用在这里虚以委蛇,为家族而奋斗。她现在心中想的只有儿子的婚事。

按着她和折为成商量的办法,只要六皇子成了婚,她就会想办法离开皇宫,去宫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有关这件事情,皇帝也给了准信,那就是迎娶卫国公之女做六皇子妃。

林婉儿她是早有耳闻,不管是论样貌还是家世,都算对得起自己的儿子。最重要的是,一旦林婉儿成为了六皇子妃的话,那自己离开之后,有卫国公府在,也可保儿子的安全。

这是让人再满意不过的一个婚姻,淑妃娘娘想到这些,做梦都可以笑醒。

却不成想,那个林婉儿竟然不同意,连自己叫她入宫见一面都不肯过来。

“不能任由她这样下去了,她嫁也要嫁,不嫁还要嫁。费朝,你拿着本宫的帖子,再去一趟卫国公府,这一次要带着太医一起去。”大年初三,年节不过是刚开始三天,淑妃就有些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对着景春宫的太监总管费朝吩咐着。

她已经打听过了,林婉儿这些天可是两次出了府门,去得都是贾平安的府上,甚至连吃团圆饭的时候,都是在贾府吃的。

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做为过来人的淑妃自然不可能看不明白。就因为此,她十分的生气,甚至一度想要给贾平安找找麻烦。

只是想到自己的实力有限,贾平安又是皇帝眼前的大红人,淑妃还是压下了这个想法。但对儿子的说法却是,她有感于六皇子与贾平安是朋友,这一次饶了他,但有下一次,绝不放过。

这些话,可谓是让六皇子感动不已。

六皇子算是认识贾平安最早的皇族之人,他甚至还去过宁古塔。

这份友谊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好处,就比如说这一次雪灾,他就是听了贾平安的话,提前收购了一批粮食,大赚了一笔。

虽说因为母妃并不是很相信自己的原因,这一次投入的本钱不多,没有三公主和卫国公府赚得多,但也是赚了,大大的改善了景春宫的生活条件,这就是贾平安带给自己的好处。

如果可能,六皇子并不想与贾平安翻脸。

这个人不仅有才,也有财。

尤其是贾平安的才学,让从小就很